首页 > > 32

以民意定決策

2016-05-30
来源:香港商报

     集中力量辦大事,在某種程度上會事半功倍。不過,集中力量辦大事罔顧民意的話,則會走向集中力量亂辦事的局面。從之前瀋陽推出的大學生零首付貸款買房新政一天就叫停,再到內地跨境電商新政推出一個月之后就緩行一年,看看這些貌似兒戲一般的公共政策,大家不由得不反思,當局是不是隨心所欲為人民來服務,不過,對任意政策試點出錯后的即時叫停,還是需要點赞,最起碼,官方的糾錯機制還不錯。但這里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公共政策的出台到底依據什麼?

    政策承載民意不足

    在內地,公共政策很多時候都是行政機關話事,作為立法監督的人大很多時候都是打醬油的角色,這就容易導致政策存在只是主要領導拍案,事前多元協商不夠,民意表達不充分,對政策結果的預期判斷失位等問題。說白了就是,走程序沒走規範。這里需要特別提到內地公共政策在立法機構的討論和協商,這塊基本很少。政黨機構或政府機關只要下發文件,就基本意味著政策已經準備實行,從政策的事前協商這一塊,立法機關嚴重失位。與之不同,一些施行議會政治的西方國家,會充分在議會就行政機關引發爭議的公共政策進行討論,不斷協商和注入不同階層的民意來對政策進行修正,這樣看似低效但是多元協商的議會政治,可以從事前就把公共政策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進行論證。這方面,日本不斷在議會協商討論緩提消費稅就值得借鑒。上面說到借鑒西方國家,加強公共政策在人大的協商和監督,這個是修正公共政策的一個最重要方面注入民意。除此以外,還有對公共政策的媒體監督,以及政策實行之后的效果追踪等。其實,后續那些都是枝條,最根本在於公共政策承載的民意表達,要知道脫離了民意的公共政策,那就是脫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說到這,不由想起,西方國家都是基於民調來出台和不斷糾正公共政策,但是,一些地方政府都缺乏民調參考,這也導致領導干部總是想當然隨心所欲為人民服務。什麼時候,內地的公共政策完全從民調出發,以民意來決定決策,那些集中力量亂辦事的公共政策一去不復返了。

    潘浩宇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