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南海長城以「核」為貴

2016-07-18
来源:香港商报

  南海長城以「核」為貴

  明汉

  南海仲裁鬧劇日前達至高潮,美日等少數國家藉此興奮,但隨即被北京的反制動作所震到。一改過往的抗議聲討,此次中國的反制措施可謂機智有力,作為國際公允的擁核國家,中國將在南海海域部署超過20個流動的核動力平台,集核威懾與核能供應於一體,如此「南海長城」可令該地區「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招祭出,南海有望以「核」為貴。

  美日遏華VS中國反制

  據中核集團在南海仲裁結果后披露的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覆函同意設立中船重工申報的國家能源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海洋核動力平台示範工程項目。目前,719所已完成了海洋核動力平台的兩種技術方案。中國首艘海洋核動力平台即將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渤船重工進行總裝建造,中船重工未來將批量建造20座海洋核動力平台。

  這則消息意味著中國海洋核動力平台已經正式立項,拿到了「準生證」,也意味著中國在南海部署「南海長城」,以核制核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國一貫倡導的「以和為貴」在核能力的護持下有希望得到實現。中國此舉,不僅一石二鳥,更是直擊南海爭端要害的終極解決方案。

  如今的南海亂局,一派亦步亦緊、劍拔弩張的形勢,其核心要素不是南中國海域內國家間主權爭執的問題,而是美國、日本與中國之間的遏制與反遏制的問題。中國壯大不符合美國霸權主義和日本主導東亞經濟的「國家利益」。

  因此,徹底解決南海爭端議題,就得直接面對問題的要害,與爭端背后的主角美國和日本交鋒。通過南海、東海及朝鮮半島問題近年快速走向惡化的現實,北京方面已經探得美日,尤其是美國所謂亞洲再平衡戰略的本質堅決遏制中國發展。美國,包括日本希望通過在中國周邊制造麻煩和爭端,以持續的刺激激怒中國,將中國拖入戰爭消耗的泥淖,從而實現遏制中國國力快速發展的目的。南海仲裁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美日自編自導并請菲律賓出演的一場鬧劇。

  海上核電站令惡敵夢醒

  國際外交需要用實力說話,尤其是科技、文化和經濟實力。在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里,中國很難在這樣的話語環境里據理力爭、以理服人,有理也說不清的中國,不能像上世紀初一樣,通過人海戰術來獲得一份話語權,那樣成本太高,不止代價太大且以難以控制,巧妙地打「核牌」則是一個非常高效的反制手段。當年中國正是因為成功擁有「兩彈一星」才有了改革開放30餘年的和平發展期。

  此次中國的核能利用,看似春風細雨不著痕跡,實則內力強勁難以應對。從中國官方披露的信息來看,中國只是利用現有的民用核電和核動力船舶技術,建造幾十艘核動力海上平台,展示的卻是中國以守為攻積極主動的海洋戰略。

  20個海上核動力平台,其實就是20座流動的核電站,和平時期可為包括南海在內的中國海域提供充足的能源,幫助中國快速高效利用近海資源,開發建設南海島礁,發展漁業、旅游觀光業,為海監、漁政、海軍巡邏維權提供能源支持;戰時則可移動到相關水域,成為機動靈活的海中核彈。海上流動的核電站,既可以為中國及中國的朋友造福,也可能瞬間成為以13億中國人為敵者的惡夢。

  另外,打造海上核動力平台,也是一種以少勝多、高效快捷,且適合中國國情的非戰爭軍事手段。據稱投入20億元人民幣就可以建造一座海上核動力平台,建二十個核動力平台需400億元,這只是打造一個航母戰斗群的價格,而且建設周期遠遠短於建設航母。

  不得不說,中國一直倡導以和為貴,通過雙邊談判的方式共同利用中國周邊的海洋資源。但在美日的裹挾下,南海諸國不得已與中國作對,中國必須面對這種虛實結合的局面,一方面要快速對南海進行開發利用,讓鄰國嚐到合作的甜頭,又得對美日進行有效反制令其遏華目的不能得逞,北京需要應對技巧,更需要科技和經濟實力作為后盾。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