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騰訊科技 郭曉峰
“發展大數據,擴大影響力”,這是今年世界電信日的主題。
大數據一詞,早已在眾多行業開始滲透,但距離規模應用尚有一定距離。通信行業作為目前數據量最大、覆蓋面最廣的行業之一,擁有大量具有社會屬性、消費屬性的數據資源,是一座儲量驚人的“數據富礦”。
隨著三大運營商大數據戰略的相繼發布,大數據業務開始走向成熟,也成為繼2G語音短信、3G上網、4G視頻後三大運營商競爭的新戰場。
中移動大數據業務全面落地
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總連接數將達500億,其中中國國達100億,是2015年的5倍。在市場價值上,數字化服務將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家庭、交通等各個垂直領域孕育萬億級的新市場,運營商具有的通信連接能力是做好數字化服務的優勢。
在用戶規模、網絡覆蓋、連接數量上領先的中國移動,去年率先提出“大連接”戰略。根據中國移動的規劃,中移動將做優連接服務、做強連接應用。
其中連接服務重在硬件及管理平台,推動連接服務從管道接入型連接向平台級連接與端到端基礎設施服務拓展。
未來五年,中國移動計劃面向海量連接管理、複雜計費管理、安全可靠保障、實時運維保障等連接需求,提供包括芯片模組、智能硬件、智能管理平台、雲等端到端的連接服務。
而連接應用是從信息消費向垂直行業的數字化生活、生產服務拓展,實現連接應用的實質性突破,並搭建生態。中國移動計劃打造百億級收入的內容應用產品。深入交通物流、能源電力、工業制造等七大垂直行業,以信息化推動生產數字化,打造多個十億級的垂直應用解決方案。
在近日召開的“20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發展大數據不是簡單的建設IDC,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應用。大數據正在從炒作的高峰期間,向產業落地期間發展。
舉例而言,山西移動推出的村醫通APP,是互聯網+醫療的應用,山西移動協助政府統一建設了村醫服務能力平台,通過4G網絡,村醫的手持終端,可以實現業務培訓、分級診療、信息上報與信息發布等功能。方便了偏遠山區農民就醫,也提升了村醫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目前,共有2.9萬名村醫在“雲端”給病人看病。
類似的還有湖北移動推出的大數據防詐騙“偵察兵”系統,中移在線推出的接替傳統電話熱線服務的客服機器人“移娃”等等。
中電信建成全球覆蓋最廣物聯網
大數據是中國電信轉型戰略3.0構建五大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5.17電信日上,中國電信發布了“星圖”、“鯤鵬”和“飛龍”全新大數據產品體系,並對外提供大數據服務。其中,星圖是金融大數據風控平台、鯤鵬是旅遊大數據平台、鯤鵬是地產大數據平台。
據悉,在金融領域中國電信已服務於數十家銀行與上百家互聯網金融機構,通過聯合與多維數據深度挖掘,實現多數據融合,並通過星圖-金融大數據風控平台對全流程風險管控,助力金融風險防范。
在旅遊方面,鯤鵬-旅遊大數據平台可實現7x24小時不間斷數據彙聚,全國覆蓋,全網推算,並與外部數據多元融合,進行可視化呈現。它可幫助有關部門合理地調配資源,有效保障遊客安全,提高服務水平。據了解,中國電信已與國家旅遊局達成合作,共建國家旅遊產業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台。
在房地產領域,鯤鵬-房地產大數據平台基於跨行業數據整合可針對地產行業全業務流程的每一階段(置地、售前、售中、售後)分別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目前中國電信天翼大數據已服務政務、旅遊、金融等十大行業,200家政府和企業客戶,解決了政府監管、金融安全、旅遊改革等重大難題。
此外,中國電信還宣布全球首個覆蓋最廣的商用新一代物聯網(NB-IoT)網絡建成,新一代物聯網(NB-IoT)技術是全球實現海量連接,萬物互聯的一種主要技術手段,占到整個物聯網總需求60%以上。
而這一技術基於蜂窩移動網絡的物聯網連接技術,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大連接、覆蓋廣等優勢。該網基於4G全覆蓋網絡部署,有移動網絡的地方均可提供物聯網服務。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車、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廣泛應用,加速了大數據業務的規模化應用。
中國聯通成立大數據公司
處在混改階段的中國聯通,把大數據納入了集團的重要戰略性業務。在內部,中國聯通提出以“用大數據再造一個中國聯通”的明確地位。
中國聯通集團副總經理薑正新近日透露,將會在原來的大數據中心和智慧足跡公司基礎上,成立專業的大數據公司。
薑正新表示,中國聯通將通過與各行業的緊密合作,實現大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推動大數據+的發展;將打造大數據開放平台,讓更多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能夠方便的開發大數據應用;同時,還將繼續在原有的風控、精准營銷、用戶標簽等產品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更多的產品應用。
目前,聯通的大數據平台存儲容量達85PB,平台上集中了全國超過4.1億的用戶數據和用戶實時位置數據,建立了涵蓋行為偏好類、身份屬性類、APP終端類等九大類,共計3800多個用戶標簽體系;可輕松識別4億個用戶上網網址,20萬個互聯網產品,約4200個手機品牌,10.5萬個終端型號;可日處理5480億條上網記錄信息,670億條位置信息,170億條計費詳單。每月可支撐公司內部各種數據查詢服務6000萬次。
生態方面,目前中國聯通的大數據平台,包含了其31個省公司的用戶數據,在此基礎上,中國聯通已推出了征信風控、沃指數、精准營銷、用戶標簽、能力開放平台、智慧足跡、沃旅遊、沃廣告、沃政務共九類數據產品。
不難看出,大數據是運營商未來最具前景的業務,也是中國聯通混改吸引外界資本最重要的部分。
對BAT會形成沖擊嗎?
百度、阿裏巴巴、騰訊,三家很早就把大數據升級為集團級戰略。從數據來源來看,百度是基於用戶搜索行為的需求數據,阿裏是交易及信用數據,騰訊則掌握著社交關系數據。
目前,搜索已經成為網民最普遍的行為,它包含的數據層面非常廣,也非常深,但在泛APP時代,百度的搜索正面臨著用戶入口的丟失。而阿裏巴巴聚焦交易數據、騰訊聚焦社交關系數據,缺乏立體維度。
分析人士指出,很多人誤認為大數據就是誰的用戶多誰就有優勢,BAT用戶多就更容易上手,實則不然。簡單說,從數據的收集到存儲到清洗,再到脫敏,歸類,標簽化、結構化,以及最後的建模分析、挖掘利用,均是技術活兒。需要服務器集群、數據利用模型和數據處理算法來保障,然後才是挖掘出來的結果的包裝、變現。
所以,大數據能被挖掘出來的價值和難度才是關鍵。在這方面,運營商要比BAT的有著先天的優勢。
一方面,電信運營商的業務性質本身,使其可以采集到龐大的用戶信息,並對其消費習慣、服務記錄、行為軌跡等有較為全面的理解,這是電信運營商開展大數據業務得天獨厚的優勢。
另一方面,強大的技術能力與運營能力。運營商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更新以及網絡運維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這是運營商掘金大數據的強大後盾。
還有龐大的渠道系統。運營商擁有包括營業廳、代理點、一線服務人員等直接接觸用戶的渠道資源,這也是積累數據並挖掘商業價值的重要途徑。此外,相比BAT電信運營商的社會公信力也是其拓展大數據業務的重要“優先證”。
目前,三大運營商基於行業應用、能力輸出方面的布局已有收獲,但仍缺乏業務場景的數據化。
BAT以及電商企業大部分對自己的每一個用戶都可以精准畫像,簡單說就是接地氣,如果運營商的大數據應用能做到這一點,不僅可以借大數據的風口“起飛”,甚至還會對BAT形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