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一直致力於創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依托強大的產業基礎和優良的服務能力,使得泉州跨境電商業務快速發展,成為全國四大電商產業基地之一。
2016年,泉州市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861.72億元,同比增加了37.4%。承載跨境電商商品的進出境郵件、快件分別保持年均20%、100%以上的增幅,跨境電商專屬通關模式月均通關量突破了10000件大關。可以說,泉州地區正是廈門海關近年來在跨境電商方面實施一系列新舉措所取得的成果的一個側影。
打造跨境電商“一園多區”格局、搭建“單一窗口”和信息化作業系統、實現關檢一站式服務、創新“互聯網+自主報關”模式……這一系列的扶持舉措,是廈門海關為跨境電商這一繼續快速騰飛的新興產業安裝的新“引擎”。
一年多以前,杭州、廣州、鄭州等城市跨境電商海關專屬通關模式已發展得如火如荼,而廈門關區卻始終未能“破壁”。不具備國家相關試點城市的資質,無法享受試點城市的“優惠”政策,缺乏龍頭企業引領,物流運力難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等等客觀不利因素,成為了束縛當地跨境電商發展的枷鎖。
不具備試點資質,那就升級改造關區內相關監管場所,將原有散落於關區各地市的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監管場所,通過信息全面聯網的形式有機整合為“一區多園”式的關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統籌制定關區跨境電商發展規劃,為不同業務模式搭建符合規范的高效快速通關途徑,形成以跨境電商專屬通關模式為“高速路”,以郵件、快件通關模式為“快速幹道”的“一高兩快”式發展局面。
缺乏龍頭企業就主動深入企業和市場,為通關網、天貓、菜鳥集團等業內重量級企業在關區內落地提供最大程度的政策扶持和業務幫助,帶動本地企業發展;為已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的泉州地區企業提供信息化通關、無紙化申報、部分業務數據共享、“當日完成”式監管等一系列服務,充分滿足企業對快速通關和陽光經營等方面的需求。
物流運力難以滿足跨境電商業務的發展需要就創新物流監管模式,采取電子關鎖直通關模式,實現關區內部分現場的高效轉關對接;依托“卡車航班”、海運快件、海運郵件和陸路轉關等豐富的渠道,充分利用周邊廣州、深圳、香港、台北等地的充足海空運力,為關區內跨境電商商品打通渠道多樣的進出境路徑,極大緩解了自身運力的局限性。
同時,為滿足跨境電商商品對通關時效“爭分奪秒”的需求,在全國尚無優秀解決模本的情況下,廈門海關推出了“一個窗口+多套系統”的改革創新方案:依托現存“單一窗口”平台,推動“互聯網+自主報關”業務改革,使跨境電商商品涉及的企業和個人實現在線一站式申報,口岸監管部門信息化一站式審核查驗;自主開發郵件、快件通關輔助管理系統,對症下藥,解決系統部分功能缺失的痛點,基本實現了“零手工作業”;在晉江陸地港試點“快件監管風險防控輔助系統”,使實貨放行信息、後端配送信息和收件人申報信息自動比對,實現卡口智能化放行。(劉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