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楊偉雄:投資創科等同投資未來

2017-12-08
来源:政府新闻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12月8日在香港經濟峰會2018致辭全文

   文禧(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宋文禧)、Alice(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郭艷明)、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晨!我很高興出席香港經濟峰會2018,向大家講講政府大力推動創新及科技發展的工作。

  在互聯網經濟推動下,利用創新及科技驅動發展和提升競爭力,已成為全球大趨勢。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業,創科企業佔七席,創科已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現在「hi-tech可以撈嘢,不是揩嘢」。

  創科不是一個產業,而是一種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例如金融科技方面,區塊鏈技術、電子支付、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的急速發展,對傳統銀行業務帶來衝擊的同時,也令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提供了新的客戶體驗;共用工作空間減低創業成本,也打破了傳統商廈租賃的運作模式;樂齡科技可以提升安老服務的質素,也能幫助紓緩安老服務業人手短缺的情況。

  創新及科技可以打破固有的限制,改變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提升傳統行業的運作效率,創造新商機,同時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

  創科局成立兩年以來,全方位投入提升創科生態系統,包括鼓勵研發、提供科研基建、扶助初創企業、培育創科人才等。兩年間,本港創科的氛圍持續改善。去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香港成立全球首個海外創新中心,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亦在科學園成立海外首個復修醫學中心。在創投資金方面,業界的投入越見積極,阿里巴巴集團啟動了十億港元的香港創業者基金,世界級創投資金紅杉資本成立了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而共用工作空間營運商WeWork和Naked Hub等紛紛落戶香港,均有助帶動提升項目流和初創企業的再生能力。數碼港和科學園分別孕育出本港首兩家獨角獸初創企業GoGoVan和商湯科技,另有準獨角獸初創企業計劃上市,發展令人鼓舞。

  在創科基建方面,Facebook與Google在去年落實建立直通香港與美國、傳輸數據能力每秒達120 Tb的海底跨太平洋網絡光纜,連同其他落實興建的光纜系統,香港的總數據傳輸能力可望在2020年提升大約四倍,即超過每秒200 Tb。在雲端服務方面,亞馬遜Amazon Web Services與谷歌Google Cloud Platform今年相繼宣布在港開設雲端平台,證明他們看好香港的創科前景。

  要推動創科持續發展,必須構建有利的生態系統,在政策上作出配合甚至突破。我們正循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八大方向,在創科發展上急起直追。我希望講講其中幾方面,包括在科研投資、支援中小企升級、匯聚科研人才和建立科技群組,即clusters。

  在科研投資方面,政府訂出目標,在2022年本屆政府任期結束前,把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0.73%倍升至1.5%,即每年約450億港元。在促進公營研發開支方面,政府已為大學研究資金預留最少100億港元,並會繼續透過各種基金支持研發。

  此外,政府投入20億元創科創投基金及二億元數碼港投資創業基金,旨在借助國際風險投資基金的商業智慧和網絡,以這些smart money幫助本港初創企業壯大成長,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在創科創投基金方面,政府會與國際基金夥拍,共同投資本地的初創企業。

  在鼓勵私營企業投入研發方面,我們回應業界多年訴求,前所未有地推出高達百分之三百的超級稅務優惠,即企業的首200萬元合乎資格的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則會獲得200%扣稅,而且扣稅額不設上限。換言之,研發開支越大,可享扣減越多。此舉為刺激企業加大研發投資,力求將公私營機構總研發開支,從現時公營主導,扭轉至私營企業主導的可持續局面。香港工業總會幾日前發表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八成港企預計會在未來三年增加研發開支,平均增幅達18%。我有信心稅務扣減措施在2018年第三季實行後,業界研發開支的增幅應不止於此。

  在支援中小企方面,我們去年推出五億元科技券計劃,資助中小企善用科技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計劃推出至今短短一年,已評審約270宗申請,其中約250宗獲批資助,成功率超過九成,總資助額約3,170萬元,平均每宗申請資助額約為13萬元。成功例子包括一家從事禮盒設計及生產的企業,它利用科技券的資助,將其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升級,改善營運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我預期科技券計劃會令更多中小企明白投資科研的好處。

  人才是發展創科的關鍵。政府會投入35億元,提升本地創科人才的質和量。教育局會向研究基金注資30億元,資助本地學生修讀研究院。創科局會啟動五億元的科技專才培育計劃,資助本地企業聘用博士後專才,以及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先進製造技術和「工業4.0」的培訓。此外,我們已在10月調高現行實習研究員計劃的每月津貼額,令更多企業和STEM畢業生受惠。

  我經常向業界的朋友解釋,不應由政府選定個別的科技範疇作發展,即我們所講的pick the winners,但我們可鼓勵業界向一些香港既有優勢或有需求的產業進發,包括健康老齡化/生物醫藥/金融科技、機械人/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智慧城巿。我會簡單講講其中兩個範疇,即金融科技和生物醫藥。

  自從數碼港Smart-Space FinTech共用工作空間投入運作後,數碼港的金融科技社群迅速壯大,至今已匯聚超過200家金融科技初創企業,這些企業在過去六個月已吸引了超過十億港元的投資。

  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是TNG。以前,外籍家庭傭工需要花幾個小時在銀行或匯款公司排隊轉賬匯款,但遠方親友也只能在數天後才收到款項。TNG的電子錢包推出後,外籍傭工現在只須使用手機便可即時匯款,節省時間之餘,亦可省卻不少服務費用。在推出短短兩年內,TNG已取得家庭傭工電子匯款七成的市場份額。

  因應香港擁有世界級的大學和頂尖的生物醫學學者,香港科學園建立了一個生物醫藥群組,促進先進醫療器材、再生醫藥及中藥技術等發展。園區現時已有91間從事生物醫藥領域的公司。加上卡羅琳醫學院在香港科學園設立的復修醫學中心,以及今年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於園內設立的研究中心,聚群效應已開始形成。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轄下兩所醫學院,均有能力在完全符合國際醫藥《優良臨牀試驗規範》的指引下進行臨牀試驗,並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為藥物註冊。自2006年起,就若干專科領域進行的臨牀試驗,更可用作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交新藥申請的佐證。瑪麗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亦設立兩個第一期臨牀試驗中心,加快新開發藥物的臨牀應用。

  憑着「一國兩制」、地理位置、司法制度、知識產權、科研實力、國際化等多方面的優勢,我們會繼續與香港駐外地經貿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及貿易發展局緊密合作,吸引更多有潛力的內地及海外科研機構和企業來港,建立科技合作平台。

  我們非常重視內地與香港在創科的合作,亦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香港與深圳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建立香港歷來最大的創科園區。這是特區政府致力發展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們的目標是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匯聚世界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除了可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也可協助外地企業進入內地市場。

  要成功發展創新及科技,需要各持份者,包括政府、業界、學術界及研發界充分互動合作,在有利的環境下,共同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投資創科,就是投資香港的未來,我期望各界攜手並進,為香港創科發展共建一番新景象。多謝各位。

[责任编辑:若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