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駿強、馮煒強、葉佩瑜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是今年首次出席。她表示,因應議員要求,今年起她會多出席立法會會議回答提問,並稱會在本月31日到立法會出席半小時的答問會,屆時她不會作開場發言,直接接受議員質詢。
林鄭感謝議員早前通過對首份《施政報告》的致謝議案,雖然有人認為由議員提出的致謝動議只是議會傳統、並無實質意義,但她仍會視之為對她及政府團隊的鼓勵,當局會努力不懈落實《施政報告》逾200項措施,如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等;她對於香港的前景更為樂觀。
林鄭重申,上任半年以來,她對香港前景更樂觀、有信心,但同時感受未來有更多挑戰,她和團隊會繼續以「事不避難」的精神,用好香港優勢和公共資源,為未來作投資,為市民解困。
林鄭冀社會包容看待鄭若驊住所僭建問題
會上有反對派質問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住所僭建事宜,林鄭月娥重申,司長對於事件已有交代,對方亦表示會配合屋宇署的調查。她表示,明白市民對高官有要求,明白工作很忙等解釋難以接受,冀大眾以包容態度處理。
林鄭指,僭建物過去10年不斷變化,由只處理有即時危險的僭建物,已改為未經批准而僭建的構築物需立即改正,但強調並非為鄭若驊僭建風波開脫。
主要政府官員參加立法會問答大會
她稱,鄭在事件發生後已馬上向公眾交代,並作出跟進行動。林鄭澄清,鄭若驊早知擔任律政司而不改正的說法是「差太遠」,指作為成功的資深大律师及國際仲裁員,她短時間內要處理很多事務,鄭若驊上任後仍有仲裁個案需要完成,收入會交由特首用作慈善用途。林鄭指,在鄭若驊上任前,社會一面倒認為她有資格擔任司長,希望大家可以給予空間,讓鄭若驊投入工作。她認為,鄭並非刻意隱瞞。
林鄭月娥又強調,鄭若驊大宅僭建事件中不存在「包庇」,已要求鄭若驊開誠布公向公眾說明,對方亦已承諾盡快改正,希望大眾不要咄咄逼人。
她又說,不會公開委任程序中的品格審查程序,又指處理高官名人的僭建物時,會一視同仁。她表示會再檢視官員品格審查的程序,但她關注事件令熱廚房再升溫,擔心日後會否再有人願意加入政府。
林鄭呼籲市民不應出言侮辱執法人員
民建聯葛佩帆指,過去幾年違法暴力事件不斷發生,令前線警務人員越來越大壓力,當中有警員要受傷入院或入獄,亦有人惡意抹黑警隊,詢問行政長官會如何提升警隊士氣。
林鄭月娥回應表示,她一向對香港執法部門,包括警隊引以為傲,每次出訪推廣香港,都會向外界介紹香港是非常安全的城市,犯罪率是四十幾年來的新低。她認為這個成績得來不易,全靠所有執法部門,包括警隊,特別是前線警務人員的努力不懈。她又指,近年因為政治事件,令警方維持公眾秩序時,受到很大壓力,呼籲要發表意見、游行或示威的人士要守法,更不應出言侮辱執法人員。她同意社會上有人刻意抹黑警隊,重申非常重視警務人員的士氣。
林鄭稱,對前線警員因政治事件面對壓力有感受,警員福利待遇持開放態度,會與各協會討論。
立法會答問大會現場
林鄭籲立法會議員以包容務實態度處理議會工作
林鄭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表示,政府多項工作都涉及修訂條例,或人手和財政資源配合,都需要立法會支持和通過。林鄭指,目前立法會正審議十七條條例草案,未來數個月,連同昨天首讀的稅務條例,政府會提出十六條條例草案,包括無可避免具有爭議性的在高鐵西九龍總站落實一地兩檢方案,以及在香港落實國歌法的條例草案等。
林鄭同時表示,政府亦會在本立法年度,向財務委員會和人事編制委員會,分別提交不少於三十項建議,以及向工務小組委員會提交八十多項撥款申請,涉及一千三百多億元的撥款額,預計可開設的職位共四萬四千個。
林鄭月娥指出,為廣大市民福祉,懇請立法會議員,以包容、務實、嚴謹的態度處理議會工作,強調政府同事會聆聽議員意見,與議員衷誠合作。
將再訪京跑部委爭取便利港人內地生活措施
另外,林鄭月娥表示,本月底會再訪京,為港人爭取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的措施,形容自己與內地省市領導是「跑部委」,解釋為何香港人需要有關措施。
林鄭指,過去半年,已經先後有兩批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的措施,包括由今個學年開始,為在內地大學畢業的學生,提供就業協議書和就業報到證;逐步落實港人可以用回鄉卡,在火車站的機器自助取票;以及推出住房公積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