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股延續上周五的跌勢繼續下跌,跌幅超過4%。受美股下跌影響,亞洲股市在翌日開市後也全面下跌,其中尤其以累積升幅較大同時與國際市場相關性較高的日本及香港跌幅最大,日經指數及恒生指數分別下跌了4.7%及5.1%。分析美股下跌的原因,並沒有看到企業基本面有所改變,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累積升幅較大,估值雖沒有泡沫但也並不便宜,加上近期市場擔憂通脹升溫可能影響貨幣政策,多重因素共振下所造成,其他市場受到美國市場的影響也出現震蕩。
上周美國股市震蕩下跌,投資者將本輪市場的調整主要歸因於經濟向好引發通脹上升的疑慮,但昨日股市下跌的過程中,美債收益率並未繼續上行。此外,昨天市場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下跌的過程中交易量並沒有顯著的放大,顯示多數投資者還是將昨日市場的調整視為短期波動,而快速下跌過程中所觸發的程式交易也可能是跌勢擴大的原因。
從單日的波動來看,昨日確實是美股近年來比較明顯的下跌,但從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美股也僅只是回到2017年底的位置。自2009年以來本輪美股的牛市已延續9年,期間也曾經出現過幾次比較大的調整,2011年美國被調降信評,道瓊斯指數從高點到低點累計下跌超過16%,而2015年受市場擔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油價大跌影響,從高點到低點累計跌幅也接近15%,但事後也都證明企業盈利的持續復蘇推動股市長期向上。
以標普500為例,若考慮股息再投資,標普500指數2010年以來截至2018年1月底升幅接近200%,而相同期間市盈率從19上升到23倍,僅擴張了兩成左右,顯示股市長期上升的主要原因還是企業的盈利,而截至目前為止,我們看到全球企業的盈利增長仍在持續。
基本面未變 有望恢復升勢
企業盈利改善是2017年以來全球股市普遍上升的主要原因,但這兩天全球股市的下跌並非來自於基本面的改變。截至目前為止多數的美國企業已公布第四季財報,其中多數企業業績超過市場預期,儘管近期市場因為對通脹的擔憂及較高的累積升幅而有所調整,但長期來看我們仍須回歸到估值與盈利成長,以美國為例雖然累積升幅較高,但若是考慮未來企業盈利的增長,當前標普500市盈率也僅17倍,仍低於過去長期的平均,在稅改、基建及全球復蘇的環境下,我們預期美國企業盈利仍將持續成長。
其他地區方面,隨經濟的好轉,歐股及日股在最近一兩年也取得了比較好的表現,內地股市同樣也在企業盈利復蘇的帶動下從2016初開始走出了一波行情。港股方面從市盈率的角度,不論是相較於歷史或是對比其他區域都有明顯的優勢,而港股本輪的上升主要來自於盈利的推動,而非估值的擴張,今年以來MSCI中國指數每股盈利預期已在原本的成長基礎上再上調超過3%,因此在整體估值仍較合理的前提下,預期震蕩過後股市仍將恢復上升的趨勢。
地區復蘇腳步不一
2008金融海嘯以來,美國領先其他區域開始了本輪經濟復蘇的周期,反映在股市上升幅也最為明顯,美股累積升幅較大,時間也持續較久。其他地區方面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盈利也開始恢復成長,2017年全球經濟逐步進入同步增長的階段,從經濟周期的角度,歐洲、日本、亞洲、中國(包括香港)企業盈利回升開始的時間較晚,截至目前為止累積的升幅也較小,預期未來長期將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向好的趨勢仍將持續,大幅調整之後市場或許需要一段時間恢復。短期主要需關注的是美國通脹是否有大幅上升, 2月14日公布的美國的CPI數字可作為先行指標,更重要的是3月1日所公布美聯儲更關注的PCE物價指數,雖然預期美聯儲不會因為一兩次的資料改變政策方向,但市場短期情緒可能受到影響,建議投資者應關注長期趨勢,在震蕩過後可考慮適度增加倉位,並且盡可能的分散投資的區域。
上投摩根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