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研創大灣區人才共享機制

2018-05-1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周武輝

  港府日前公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實施快速處理安排,以配合創科業界延攬人才方面的需要,然而社會卻有聲音攻擊此舉是「搶本地人飯碗」,勞聯昨日指控政府「藉此加快輸入外勞」,表明反對。

  這種保護主義至上的心態,既不顧本港現實情况,更是目光短淺的表現。以創科推動發展是世界潮流所趨,一流科技人才,從來都是供不應求,不能與一般的外勞相提并論,香港的創科發展本已相對落后,只怕吸引力不夠得不到人才青睞,何來「搶飯碗」之說?再說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背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誘因讓一流科技公司進駐香港,改善創科生態,有助培訓更多的本地人才,吸引港人留港發展,乃是一舉多得,符合本港未來發展的需要。除了更好更快引入科技人才,港府誠應利用河套港深創科園區的有利條件,與灣區城市共商,積極研究創設大灣區人才共享機制,吸引更多創科公司來港,發展創科產業自當事半功倍,也望各方能實事求是,勿讓政治爭拗干擾科技產業發展。

  平實而論,與其擔心輸入人才會對本地就業造成影響,還不如想想香港要如何才能打贏科技人才爭奪戰。單看鄰近城市深圳,出手早、獎勵多、優惠全,對引入科技人才會提供獎金、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優惠政策,致力打造科技創新產業鏈,形成了對全球科研人才的巨大磁吸效應,近年深圳發展勢頭迅猛,科技人才正是致勝關鍵。再看本港,創科行業發展不快,規模整體偏小,對本地科技人才需求有限,形成惡性循環,此外,香港居住、生活、教育成本高昂,俱是吸才和留才的短板。本港要發展創科,科技人才必須「外求」,社會要看清現實情况。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通過網誌表示,培育本地人才和吸引國際人才,是相輔相成,是否擁有足夠人才,會大大影響到該產業能否發展起來,以至能否提供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又強調「做大個餅」后,方能吸引更多本地人才放心投身行業,形成良性循環。的確,外來科技人才願意來港發展,是來「造飯碗」的,香港應在爭搶科技人才方面,更加銳意進取。

  發揮本港國際化、低稅率、成熟監管和法例完備等優勢,輔以稅務優惠、財政補貼,以及簡化審批手續措施,可增加誘因吸引科技人才。若要更進一步,港府應考慮灣區人才共享,設立人才快速通道,打通人才流動瓶頸,讓內地及海外人才能更方便地自由進出,令香港成為科技人才的招募和聚集地,促進科技交流,共拓創科產業。屆時港深創科園采用香港的制度,有助吸引全球創科企業進駐,又能方便引進各式人才并肩工作,減輕人才短缺情况,而灣區的內地城市創新生態環境成熟,制造業蓬勃,與港展開人才交流合作,共同發展科創產業,做大市場,可實現互利共贏。此外,讓科技人才早上來港工作,晚上返回深圳等地居住,也不失為揚長避短之舉,以香港的高薪低稅,內地較為低廉的生活成本,相信能更好地吸引科技人才。用好大灣區的優勢,是香港解決科技人才荒的好辦法,一定要抓住!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