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美國政府周三表示,總統特朗普提議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尋求加大對中國施壓,以期中國在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此次特朗普意圖加徵的關稅高於此前宣稱的10%,貿易戰或有可能升級。專家表示,美國這種表態仍屬於一種訛詐性質,加徵關稅的政策是否真正落地還需要考慮到美國國內外多方博弈的結果。而即使加徵關稅的政策落地,中國也早已準備好了反制措施。總的來說,貿易戰對中國肯定會有不利影響,但中國已經做好準備,加之中國對抗外部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高,對於貿易戰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各方也不應過度悲觀。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加徵25%關稅并無太大意義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這個政策是否會真落地,現在還不好說。美國這一表態更多的是對中國的一種恐嚇,所以受到的影響因素比較多。比如之前美國也放風說要跟中國繼續談判,所以此次說要加徵關稅無非也是為了給自己增加砝碼,如果美國的目的達到了,這個政策或許就不會落地。另外,貿易戰對美國的副作用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反對力量的博弈也會影響到加稅政策是否真正落地。目前來看,只能說貿易戰升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政策是不是真落地,還很難說。
如果美國真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的影響會如何?白明認為,主要影響當然還是出口。但也要分情况,加徵25%關稅后,一些可替代性強的中國商品將不可避免退出美國市場,而且是不可逆的影響,因為此類中國商品被擠出美國市場后,將很快被別國商品替代,即使日后中美貿易戰緩和,再想進入美國市場就很難了。當然,即使加徵關稅,中國也還有一部分不完全依賴價格優勢的中高端產品在美國屬於「剛需」,仍然可以進入美國市場。
在此情况下,這部分出口額并不會徹底歸零,最典型的就是手機,美國的蘋果手機也是在中國生產的,最開始的制裁方案中,手機、電視機都在其中,后來被剔除,就是這個原因。
白明還表示,實際上,美國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從10%提升到25%,其中威懾和恐嚇的力量較大,實際意義已經不大了。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絕大多數都是薄利多銷,利潤并不高,加徵10%已經將它們擋在門外了,再加到25%,意義并不大。這時候中國應該着重拓展國內市場和轉型升級。
中國外貿抗壓能力日漸增強
對於美國的恐嚇和訛詐,中國政府并未屈服,中國外交部昨日表示,「中方在中美經貿問題的立場是非常堅定、明確的,沒有改變。美方的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用。如果美方采取進一步升級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制,堅決維護我們的正當合法權益。」
那麼中國還有什麼反制手段?白明認為,中國的反制措施,除了數量型,也有質量型。雖然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遠不如中國出口給美國的多,但中國可以像美國一樣提高加稅的數額。
中國目前應對貿易戰的抗壓能力已越來越強,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中國外貿抗壓能力正在增強。目前世界經濟尽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總體上依然處於復蘇軌道;新興經濟體需求亦越發旺盛,這均有利於中國外貿實現市場多元化。
白明表示,從產業來講,中國的產業鏈完整,內地市場廣大,與日韓完全不同。并且是一個仍在成長的市場,支撐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亦未改變,美國的制裁雖然能讓中國受到打擊,但完全不可能阻擋中國的發展。另外,就業方面來說,勞動力成本仍然較低,貿易戰讓美國損失一個工作崗位,月薪是幾千美元,中國損失一個工作崗位,損失的可能是幾千人民幣,差很多倍,安置就業相對容易。而且,目前沿海地區的就業就存在用工荒,并非就業困難,所以中美貿易戰的結果并不用特別悲觀。
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下半年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繼續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包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穩定工作,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等。
白明認為,這表明高層在防範、化解外部風險上已經備好了一套「組合拳」。而且,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考驗,中國已有豐富經驗和能力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
【新闻链接】美參院稀釋嚴限中國措施
美國聯邦參議院昨日通過7160億美元國防授權法案。據路透社報道,法案中的措施基於國安理由,控制美國政府對中興通訊和華為技術合約,不過限制的程度比更早的法案版本減弱許多。這讓想要恢復制裁中興通訊的部分議員不滿。
主要針對中國的另一項行動則是,這項法案也加強對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授權。CFIUS負責審查外國投資建議,以評量是否對美國國安造成影響。
特朗普此前決定取消美國企業對中興通訊的銷售禁令,讓這家中國第二大通訊設備制造商得以恢復營運,然而兩黨議員與特朗普的立場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