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昨公布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基金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左四),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左三)等多名嘉賓出席。 記者 馮俊文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駿強報道:本港面對人口老化趨勢,醫療問題無疑是未來的一大挑戰。智庫團結香港基金昨日發表最新醫療系統研究報告,有5項主要建議,包括扭轉「治療為本」,實現「以人為本」;加快擴展地區康健中心,推動跨界別合作;加快基層醫療的發展步伐;推動醫社資源共享及合作;以及成立綜合護理督導委員會,改革醫護管治。出席發布會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重申,政府投放在醫療方面的資源不會減少。
林鄭重申政府投放資源不減
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行大型發布會,公布最新完成的香港醫療體系研究報告,出席者包括基金主席兼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等。林鄭月娥在會上致辭時表示,香港要推動優質的醫療政策,而《施政報告》中提出的醫療藍圖,重申政府投放在這方面的資源不會減少。
林鄭月娥續說,政府積極推動基層醫療服務,以及為預防性開支作好準備。不過她形容這不是簡單的工作,因香港不是僅遲數年,而是比其他地區遲了30年。她說,政府要與各持份者合作,作好醫療政策的延續性。她又提到,政府會將中藥融入香港的醫療系統之中。
楊永強促擴大病人自強計劃
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楊永強於會上介紹基金的報告。報告題為《以人為本.縱橫整合》,指出香港醫療體系尚未能切合21世紀新時代的需要,而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必須改革目前偏重於住院及急症護理的醫療制度。報告提及,香港是現時全球最長壽的地區,女性平均預期壽命是87.7歲,男性則為81.7歲,而人口老化會帶來更多的慢性病。
報告有5項主要建議。第一,扭轉「治療為本」,實現「以人為本」。基金指出,本港應鼓勵病患者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並推行促進病患者自我照顧及強化社區支援網絡的措施。報告建議政府擴大「病人自強計劃」,全面涵蓋各種疾病,同時要建立「病人資訊平台」,作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一部分。
建議加強社區醫療網絡聯繫
第二,本港要加快擴展地區康健中心,推動跨界別合作。報告認為政府要重整提供醫護服務的方式,讓病患者在就近的社區內得到綜合護理。報告建議在現時籌備的葵青區地區康健中心試點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社區的網絡聯繫,要更有效促進基層醫療醫生、專職醫療人員、社福界及非政府組織人員之間的跨界別合作,讓醫療和社區服務之間的護理可延續、無縫接軌。
第三,香港要加快基層醫療的發展步伐,提升相關人力資源。報告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是市民可以得一個相熟的基層醫療或家庭醫生作貼身照顧,故建議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醫生與病人的夥伴關係」。基金認為香港要建立足夠及合適的醫護人手,包括家庭醫生、可處理多種慢性疾病及老齡併發症的全科醫護人員、護士等等。
成立督導委會改革醫護管治
第四,香港要推動醫社資源共享,促進醫社合作。報告建議政府要全面檢討各項醫療及護理機制,加強各方面的聯繫和參與,包括護理途徑的設計、臨床指引、護理計劃、轉介和出院程序。報告同時建議政府研究讓醫療和社康護理部門或組織共享撥款,進一步促進醫社合作。
第五,香港要成立綜合護理督導委員會,改革醫護管治。報告指出該委員會可以由跨界別人士組成,監督整個醫療體系整合的進程,可讓專家顧問委員會協助政策制訂者,確立改革領域及制訂改革策略。基金認為政府要考慮預留研究資金,委聘機構進行相關的研究。
昨日出席的其他講者有世界家庭醫生組織主席李國棟、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所醫學及全球衛生學教授湯勝藍、新加坡衛生部醫藥總監王建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