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常委 楊華勇
改革開放40年,香港帶動了內地經濟起飛,其中三大功能非常重要:第一是產業轉移,第二是投融資,第三是市場機制建立。展望未來,香港經濟增長動力在哪裏?香港企業發展的空間在哪裏?未來是研發的時代,創新的時代,創新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創新發展緩慢
內地創新發展迅速,經濟模式正在從「製造」向「創造」快速轉變,內地將在眾多領域成為全球技術的領導者,R&D佔GDP比重已經超過2%,深圳是4%以上,整個珠三角是2.85%。受到基礎教育發展和投資融資環境的支持,內地企業和個人過去10年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申請的專利數量增長了10倍,這一規模已超過了英國。瑞銀預計,內地將在5年內超過德國。即使內地的專利增加速度僅為過去10年的一半,也將在可預計的未來進入全球創新第一梯隊。
相形之下,香港創新發展緩慢。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只排第七位,落後於新加坡。報告特別點明香港的弱項是國際學生淨流量、公共教育開支、科研開支、通訊科技投資及創新企業發展等,凸顯香港創科發展先天不足、科研土壤淺薄和市場環境不配合的結構性問題。報告表明,香港未來挑戰在於創新能力。
創新科技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戰略」,還是被美國重點針對的「中國製造2025」,都是為了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但創科卻正是香港的短板。
雖然香港的五大高校均位列全世界排名一百名內,但香港的高科技產業創造的附加值只有170多億港元,與深圳相去甚遠,深圳年高科技產業增加值7359億元人民幣,佔GDP 32%。在高科技產業的每個行業,包括細分行業,深圳都湧現了一批領軍企業,有些還成為著名的世界級企業,如華為、騰訊、比亞迪、大疆、研祥等。這說明香港還有很多創新方面的問題需要去努力突破。
現時香港在全球創新經濟的競爭中落後,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對此香港正急起直追。特首林鄭月娥《2018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新措施,為本港創科發展帶來動力。其中包括:第一,加速「再工業化」。第二,推動研發和技術轉移。第三,建設智慧城市。第四,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政府將繼續參與和配合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此外,特區政府會為研發開支引入高達百分之三百的超級稅務扣減,提供誘因,帶動企業加大研發投資。建議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參考新加坡的做法,對符合條件而又願意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地區或國際總部的創科公司提供優惠稅率,吸引內地和各國科技公司及人才。特區政府還應以產業主導,思考如何規劃土地,興建不同主題的創新創業集中地,如在落馬洲河套區發展以生態保育科技為主的生態圈,相信對相關的科研人才和企業來說,有很大吸引力。
結合大灣區創科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世界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創新主導,香港的創新科技研究開發,如何與大灣區產業化能力和優勢結合,是香港突破創新瓶頸的重要途徑。
大灣區既有匯聚多家龍頭創科企業的深圳,也有多個正在向先進製造業轉型的城市,在創科產業上與香港優勢互補,可以成就一個人才、科研機構與企業匯聚的國際創科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的9個珠三角城市各具優勢,可以互補不足,共同創造重大發展機遇。相對美國加州大灣區工業結構主要集中在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以及資訊業等範疇,粵港澳大灣區有廣泛領域的工業結構,除了高新科技行業外,仍有很多不同的傳統製造業。科技的應用可在不同層面推進,除了智慧城市、物聯網、環保節能等大方向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科研及先進技術和現代專業服務與傳統工業相結合,必將為香港創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提供廣闊空間。
隨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等跨境基礎設施投入運營,以及各種制約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的制度障礙不斷突破,必然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流通,創科人才也可以更便捷地在區內學習、就業和生活,大灣區創科發展的協同效應將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