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隨筆談大埔濾水廠的擴建工程特色

2020-11-08 14:12
來源:香港商報網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今日(8日)發表隨筆,指水務署近年引進多項先進技術去確保食水水質清潔和衛生,而他更邀請水務署人員進一步講解早前擴建的大埔濾水廠之工程特色。

 水務署工程師陳凱頴指,濾水廠擴建工程的可使用工地範圍有限,因此團隊在工程中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於虛擬環境中預先進行設計工作、制定施工程序,以避免影響毗鄰設施和提升工程效率。

 圖為水務署工程師陳凱頴,她指大埔濾水廠在擴建後,每日處理的食水量由40萬立方米增加至80萬立方米。

 工程團隊利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預先模擬新水管的走線和制定施工次序,在不影響濾水廠現有運作的情況下進行擴建。BIM技術把廠內複雜的組件,以3D形式仔細呈現出來。

 工程團隊在擴建工程中為濾水廠設置現時生產氯氣設施,讓濾水廠可按量生產氯氣,並即時加入經處理的食水作餘氯,以消除在運輸及儲存液態氯時洩漏氯氣的風險。

 圖為大埔濾水廠擴建工程進行時的照片。

 水務署亦在擴建工程中引入「溶氣浮選澄清池」的新濾水技術。技術會把壓縮空氣加入水中去產生大量微細氣泡,而氣泡會依附水中的懸浮物質並形成一層「泥毯」,其後便可用活動刮泥板將「泥毯」清走。水務署指技術能夠快速清除雜質和減低化學品使用量。

 圖為溶氣浮選澄清池,是水務署引入的其中一項先進的食水處理技術。

 圖為擴建工程中增設的現場生產氯氣設施。設施使濾水廠可按量生產氯氣,即時加入經處理的食水作餘氯,大大消除在運輸及儲存液態氯時洩漏氯氣的風險。

 擴建工程同時採用了水務署研發的「生物感應預警系統」,該系統會利用與人類基因極接近的斑馬魚(Zebrafish)。因為斑馬魚對水中污染物有高靈敏度的反應,所以電腦系統可透過分析和偵測牠們的行為和活動來持續監測進入濾水廠的原水水質。

 圖為大埔濾水廠化驗室所應用的「生物感應預警系統」。這系統由水務署研發,會利用與人類基因極接近的斑馬魚(Zebrafish)作為水質監測夥伴。

 濾水廠也設有回收系統去收集雨水和已完成水質檢測的水樣本。它們經處理後可用作灌溉和沖廁,濾水廠同時安裝約700塊太陽能發電板,每年可產生約20萬度電供應給廠內設施使用。

 圖為擴建工程中安裝的約700塊太陽能發電板,每年可產生約20萬度電,供應給廠內設施使用。

 濾水廠擴建工程更有可持續發展的元素,因99.7%的原水都能夠變成優質食水,剩餘的0.3%原水則包含在濾水過程中產生的淤泥內,它們會用作廠內綠化和種植,令整個食水處理程序可達到「污水零排放」。

 大埔濾水廠善用濾水過程中所產生的淤泥,作廠內綠化和種植之用。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他鼓勵部門不斷優化及引進先進技術去提升食水處理的能力。黃偉綸亦表示水務署會繼續檢視現有供水設施,持續提升處理食水量,為市民提供可靠的食水供應。(記者 唐信恆)

[責任編輯:鄭嬋娟]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