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觀察】台操弄鳳梨事件不利兩岸關係

2021-03-22 02:33
來源:香港商報

 大陸海關總署拋出3月起暫停台灣鳳梨進口的震撼彈,理由是發現介殼蟲等害蟲,國台辦定位這是「正常科學舉措」。蔡英文先是指示行政部門「定調在檢疫理由,不升高到政治層次」,後來又稱「顯非正常的貿易考量」,更在臉書發文,加碼以「譴責」「嚴正」等措詞定下強硬的基調,使得早先期望兩岸關係春暖花開,卻一下子變成春寒料峭了。

 台灣鳳梨遭禁,讓人聯想到大陸於1月間以台灣進口萊豬而禁止台灣豬肉製品輸入,接下去還會有更多的「制裁」項目嗎?兩岸對立難道將蔓延至經貿領域?大陸1月間舉行的對台工作會議及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除重申「反獨、促融、促統」,也強調要打破蔡英文當局對兩岸交流的阻撓,「持續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讓台胞有更多獲得感」。因此,兩岸不少學者咸認,不管是禁止台灣豬肉製品或鳳梨入口,無關經濟制裁,而是正常自我保護,防止萊劑和介殼蟲入侵。

 綠營又政治操作

 然而,蔡英文就鳳梨事件在民進黨中常會上高喊「台灣不會被打倒」,再次體現民進黨不願「去政治化」處理兩岸經貿議題的態度。國台辦發言人再度回應鳳梨議題時,也強硬批駁民進黨當局「刻意歪曲」。其實,蔡當局最該努力的就是促成兩岸重啟技術性溝通,共同尋求解決之道,而非刻意放話,升高到「抗中」層次。陸方已兩次強調這是專業技術問題,台方農委會也坦承2020年曾接獲陸方通報,銷陸鳳梨中有13批含介殼蟲。台方農委會日前接獲陸方禁令通報後,曾去函詢問並獲得陸方回應,顯見兩岸所簽署的《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之機制仍然有效,但後來二度去信說明,陸方即再無回應,時間點恰好是蔡英文臉書「譴責」大陸、綠營網軍傾巢而出,讓鳳梨事件政治化後的數個小時。此時在「嗆中」氛圍全面回歸之下,已重現2020年台灣選舉前的「抗中」狂潮。

 事實上,台灣鳳梨檢出介殼蟲而遭陸方退櫃,大陸在2020年10月即已通知台方,可是2021年仍然檢出。這說明陸方此次「突襲式」通知,台方並非毫無預感。等到陸方宣布暫停進口了,台方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說「小問題,只要燻蒸就可以解決」,即使是如此,為何沒有自己先做檢疫,甚至燻蒸處理呢?更何況陸方循既有的兩岸技術性溝通機制通報後,台方若能善用此一機制向陸方說明並保證將加強檢疫作業,相信仍有機會爭取到陸方恢復進口台灣鳳梨。再加上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曾言「(對大陸出口不減反增)證明大陸需要台灣」,顯示蔡當局對農產品銷大陸「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問題」的心態根深蒂固,不但不好好解決問題,只要出事了「凡事把責任推給大陸」就沒問題。

 再進一步言,其實陸方以檢驗檢疫叫停台灣鳳梨進口是有理可據的,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通報台方也符合標準程序,「暫停進口」更是留有餘地與轉圜空間。然而,蔡當局不但不想方設法與陸方來溝通解決問題,反而又以「撿到一把槍」來進行政治操作。連日來,從蔡英文、賴清德到吳釗燮等「反中」大將,再加上一大批民進黨立委,無不紛紛藉此大打「反中」牌,原本只是一個農產品的品質問題,就如此活生生地被上綱為「抗中保台」的政治議題來操作。

 難掩民進黨當局無能

 儘管蔡英文自2016年520上台以來,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但雙方經貿交流依然持續,2020年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達到有史以來新高點41.3%,即可證明大陸並未因為兩岸僵局,而減緩雙方經貿的往來。只是民進黨往昔批評馬英九當局「雞蛋只放在大陸這一個籃子」,而民進黨自己執政時出口依存度卻反而上升,因此面對「經濟更依靠大陸」的質疑,不得不「發明」一個口號,硬拗說是對大陸出口的增加,是「大陸需要台灣」。賺大陸的錢,不感謝也就算了,還要消遣客戶。事實真相是2020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高達867億美元,堪稱已高出整個台灣當局的年度總預算。蔡英文當局若還要堅持「是大陸需要台灣」,那就證明給大家看,果斷地終止兩岸貿易往來,用以「經濟制裁」大陸,以證明民進黨真有本事。但如果兩岸貿易交流真的是「互相需要」,台灣也因此受惠,那麼民進黨就應該要把不當的話收回去,並適度地表達歉意。

 總之,鳳梨事件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被台方炒作成熱門話題,倒不是大陸暫停進口鳳梨對台灣經濟影響有多大,而是台方很擔心這是大陸釋放的一個政治信息:先是收緊對台貿易,然後就是對台政策的重大變化。那麼本次鳳梨事件代表大陸惠台政策轉向了嗎?其實,從2020年以來大陸惠台政策並未出現重大變化,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看出大陸對台大政方針仍保持不變。尤其,鳳梨事件只是個案,不必過度解讀。但一顆鳳梨就讓民進黨的嘴臉原形畢露,實在發人深省。如果民進黨真的「挺農民,愛台灣」,就應該停止對大陸習慣性甩鍋,加強農產品的檢疫,同時調整兩岸論述與政策以利於緩和兩岸緊張關係。(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