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訊(記者 李金)記者昨日獲悉,湖南省發改委近日發布了《湖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公共設施關鍵短板專項行動計划》(以下簡稱《計划》),“十三五”期間,湖南將通過實施30項補短板工程,着力補齊科技創新共性平台、城鄉一體化配套設施、生態安全、互聯互通、民生保障短板。
解決停車難題:重點針對醫院、學校等建設集約化停車設施
停車難是市民出行的頭疼難題,尤其是在省會長沙。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長沙市主城區共有汽車218萬輛,平均月增近3萬輛,但長沙市的汽車數量與車位比約為1∶0.3。持續高位增長的機動車保有量,給停車带來很大壓力。
針對這一難題,《計划》指出:“十三五”期間,湖南將加強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重點針對城市老舊居住區、醫院、學校等建設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停車設施;積極支持開發城市停車信息系統;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公共停車場建設和經營,逐步實現停車產業化。
汽車引來的另一個大家關心的難題就是“空氣污染”。對此,《計划》表示將加強機動車、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環保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車用成品油質量升級,加快淘汰高排放車及老舊車,推廣新能源汽車。並且,不再審批鋼鐵、水泥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同時,加快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鼓勵工業園區實行集中供熱,推進大中型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安裝高效油煙淨化裝置。全面禁止秸稈焚燒,大力推進秸稈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顯著改善,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0%以上。
明確民生目標:支持疾病基因檢測,建設15分鐘醫療服務圈
“十三五”期間,按照確保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班車的要求,實施3.5萬公里窄路面加寬改造。重點開展旅游路、縣鄉道斷頭路、鄉級以上邊界路改造,完成267個撤並未通暢建制村通硬化路413公里。實施國省干線、高速公路聯絡線與景區“最后一公里”通達工程。加快未改村農網改造,支持有條件的自供區自主實施改造。加大對扶貧開發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革命老區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到2020年,建制村通客班車、撤並村通硬化路比例達到100%,農村電網改造率達到100%。
此外,《計划》還就老百姓關注的醫療問題提出,“十三五”期間,湖南將加快15分鐘醫療服務圈建設,推進省市縣三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全省的優質醫療資源的聚集群。積極推廣“互聯網+健康醫療”體系建設,支持疾病基因檢測、專家遠程醫療、大數據管理中心、互聯網智慧藥房等建設。到2020年,建設5-8個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4個市級區域醫療中心、14-20個重點縣級綜合醫療中心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建設,基本建成城鄉居民15分鐘醫療服務圈。
《計划》還對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城市排水防澇、特色小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設施等提出了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