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陈昌旭:打好生态牌创建绿色发展新蓝图

2017-03-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张丽、黄庆松、许入介报道:“铜仁将继续实施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工程,加快绿色家园的建设,让居民望的见山、看的住水、记得住乡愁,让城市更美好、乡村更美好。”8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市委书记陈昌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铜仁市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9%,居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

  在与大扶贫融合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39个,生态茶160万亩,油茶79万亩,带动82.7万农村人口就业,去年推动产业脱贫6.25万人。与大数据融合方面,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去年实现电商交易3650万单,交易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52%。与大旅游融合方面,通过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创新区,旅游产业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去年接待游客4455.1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47.3亿元,分别增长43.7%、44.6%。与大健康融合方面,积极创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市,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药食材六大产业快速发展,产值达206亿元,同比增长35%。

  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市场网络化、利益股份化指示和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占市场要求,集中打造“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品牌,重点发展茶叶、中药材、生态畜牧、食用菌、油茶五大产业,三年建成茶叶基地200万亩、油茶基地100万亩、中药材基地100万亩,生态畜牧产值达140亿元,规模生产菌棒4亿棒,建成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

  同时,充分运用“三变”经验,扎实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模式,让更多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整体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

  生态是铜仁市最宝贵的财富,目前,铜仁保存有世界最纯净的淡水资源,梵净山、乌江、锦江等是世界级的自然资源。今年1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贵州梵净山”作为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

  “铜仁县县都有穿城秀水,乡乡都有青山绿水,村村都有田园山水。全市水资源总量162亿立方米,天然饮用水总流量每年可达24亿立方米,相当于每秒可灌装15万瓶矿泉水。农夫山泉、屈臣氏、康师傅、华润怡宝、好彩头、天士力、新加坡菲力燕窝等143多家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陈昌旭表示,将利用水博会永久性会址这个载体,围绕打造“健康水都”这个目标,做好水资源,做强水产业,做响水品牌,做活水文化,做大水平台,创建“梵山净水·泡茶好水”品牌,推动水产业“泉涌式”发展,到2020年培育为百亿级支柱产业。

  此外,还将强化源头管控,厚植绿色屏障,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开展“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全域绿化,三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40万亩,确保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全面提升“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颜值和气质。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