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深度报道

瀟湘有度 廣納英才建設美麗湖南

2017-04-25
来源:香港商報

  瀟湘有度 廣納英才建設美麗湖南

  ——2017年湘港澳人力資源服務對接活動在港舉辦

  【香港商報網訊】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4月26日,在即將舉辦的2017年湖南(香港)投資貿易洽談周上,偉人故里湖南將懷著真誠的愛才、招才之心,來到匯集各類國際頂尖人才的香港,舉辦以「匯港澳英才,聚偉人故里」為主題的湘港澳人力資源服務對接活動。

  為更加有效地服務於企業「走出去」,湖南將逐步構建立足港澳、輻射海外的國際化人力資源服務協作平台。此次活動將開展湘港澳三地人力資源服務經驗交流,推介湖南省的產業政策和人才政策,簽署湘港澳人力資源服務協作協議,邁出人力資源服務協作的第一步。

  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賀安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湖南希望以此為契機,建立湖南、香港、澳門三地人力資源服務協作機制,吸引集聚一批國際高端人才和現代服務業,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高效配置。(香港商報記者 肖建花 何雯)

  現狀:人才總量達到650萬人

  稍微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人,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從晚清到民國,在中國歷史舞台上依次出場的杰出人物當中,很多都是湖南人。開國領袖毛澤東,開國領導人劉少奇,開國元帥彭德懷、粟裕、賀龍等等都是湖南人。往前追溯,辛亥革命時期,黃興、蔡鍔、宋教仁是湖南人。接著追溯,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君主立憲派主將楊度是湖南人。再追溯,洋務運動時期,湖南涌現了一個個令人仰望的名字,陶澍、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等等。當然,還有無數的湖南人活躍在近現代中國歷史的各個舞台,如文化人沈從文、田漢等。人才輩出,讓湖南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獨樹一幟。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意識到人才重要性的湖南秉承「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開放意識,著眼於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

  2010年,湖南省編制完成《湖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出台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6個主體人才發展規劃和科技、文化、衛生等10個重點領域人才隊伍發展規劃,繪就了10年人才發展的「路線圖」。

  7年來,湖南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不斷完善措施制度,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迎來了今天人才濟濟的壯觀局面。在三湘大地的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田間地頭,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最前沿,各類人才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不竭的源泉。

  截至目前,湖南省人才總量達到650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286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12萬人,全省高層次研發人員達8.5萬人。

  機遇:制造業大省人才需求進一步增大

  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湖南加快了從制造業大省向制造業強省的腳步。

  今年1月,湖南省發布《湖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六大產業領域,加快培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規劃提出,到2020年,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實現年均增長16%,增加值超過70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16%,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對經濟發展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5%,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超過3%,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件,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速達到15%;現代產業新體系基本形成。

  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新興產業的發展要求更高質素的人才隊伍作為支撐。「湖南省人才總量居全國第7位,但人才結構和布局不合理,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特別是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短缺。」賀安杰在《為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民生保障》中坦言,今后湖南必須聚焦人才短板,推進人才供給結構性改革,圍繞「急需緊缺」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要圍繞制造強省建設,加大產業人才開發力度,圍繞產業鏈打造人才鏈,推動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發揮人才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創新引領作用。加強海外人才智力引進力度,堅持高端引領、需求導向、以用為本,重點引進戰略型人才和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大力引進重點領域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和專門人才。」賀安杰說。

  政策:人才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去年十月,由湖南省人社廳主辦、湖南省留學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承辦的「2016海外赤子為國服務瀟湘行」活動正式啟動,留學人員及有關專家分「走進大湘西」「走進大湘南」「走進長株潭」三條路線集中開展服務活動。「海外赤子為國服務」活動鼓勵留學人員透過在國內兼職、創辦企業、回國講學、開展合作、學術技術交流、從事中介服務等多種方式為國服務,吸引了大批留學生參與。

  這只是湖南吸引人才政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從上至下都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政策。在省級層面,湖南相繼實施了「科技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新世紀

  121人才工程、芙蓉學者計劃、「百人計劃」、扎根基層優秀人才等人才專項計劃,形成本土人才與引進人才并重的人才支援體系。同時,還根據不同區域發展對人才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重點扶持長株潭開發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和社會管理人才,扶持湘南開發高技能人才,扶持洞庭湖區開發高效綠色環保產業人才,整體推進區域人才資源開發。

  在市州層面,各個以國家級和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為重點,加強產學研結合,著力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以人才高地長沙為例,長沙高新區人才總量15萬,其中入選市級以上各類人才計劃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近300人,高新區「555計劃」135人;長沙經開區人才總量16萬,其中入選市級以上各類人才計劃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260餘人,創新型企業家、外籍專家、技能大師等各類優秀人才近2000人。

  推動:依託湖南人才市場 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如何充分發揮人才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是湖南一直在探索的問題。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成為湖南省全面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必然選擇。

  2015年底,湖南省發布《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數達到2000家,其中,龍頭企業10家,骨干企業100家,重點培育形成2家左右在全國以及10家左右在全省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總量3萬人,行業年營業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基本建成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產業的發展需要龍頭帶動。湖南人才市場有限公司當仁不讓地承擔起發展湖南人力資源服務業的重任。湖南人才市場有限公司1993年挂牌成立,2014年正式轉型為國有獨資的重點骨干企業,是湖南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效益最好的人力資源綜合服務供應商,連續20年列湖南人力資源行業第1位,列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企業100強,服務的企業累計超過10萬餘家,用戶量累計超過100萬人次,用戶覆蓋國企、民企等多類實體和機關事業單位,橫跨金融、保險、通訊、電子、IT、制造、地產、汽車、醫藥、建築、物流、商貿、傳媒、教育、環保、餐飲等諸多領域。公司服務品牌在湖南人才市場指名率達80%以上。

  去年八月,湖南省人力市場牽頭成立湖南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聯盟,這是國內首家、湖南省內規模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組織。作為湖南省內規模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組織,湖南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聯盟主要任務是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推進人力資源信息化平台建設、持續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社會化人才評價體系和深入開展創優爭先活動,充分發揮引領和市場導向作用。她的成立,加快了湖南人力資源服務供給側改革步伐,有效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強大的人力資源供給、需求、服務「三方一體」的合作交流平台源服務新模式。

  為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人才活力,去年年底,湖南又發布《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健全市場化人才服務體系指明方向。《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或園區建設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重點依託湖南人才市場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人才聚,則事業興。天時地利人和,透過湘港澳三地人力資源服務交流,湖南這個中部人才「洼地」必將吸引到更多港、澳英才,在建設美麗湖南的洪流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