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黔銅仁市碧江區:商圈黨建凝聚脫貧攻堅新合力

2017-06-28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報道:"針對微小企業、個體戶、專業性企業等非公經濟組織‘零、散、亂、雜’的問題,按照‘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的原則,通過在行業協會、專業市場、街區樓宇等探索設立區域性黨組織,不斷夯實黨的基層組織體系。" 6月27日,碧江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漢華向本報記者說。

  據了解,在碧江區這塊充滿商機的“聚寶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黨員跨地區跨行業流動日益頻繁,商圈內流動黨員、口袋黨員和隱形黨員數量不斷增加,加之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覆蓋率低,且現有的黨組織隸屬於省直單位、市直單位或區級單位等不同的黨組織,導致黨員管理難、黨組織開展工作難,各企業及商戶各自為戰,黨建工作影響弱等問題日益突出。

  為補齊這塊“短板”,擴大並鞏固黨建工作在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的覆蓋率和影響力,2016年,碧江經開區組建商圈黨委,統一管理百麗鞋業、農夫山泉、威頓化工、天翔棉紡、海螺水泥、好彩頭食品等非公企業黨組織,配備商圈黨委書記1名、副書記3名,並明確專人具體辦公。

  "貧困戶陳愛珍家有兩個小孩,其中一個患有先天疾病。公司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找到她本人,為她提供就業崗位,每月工資 1800 元。現在在公司像陳愛珍這樣獲得就業幫扶的員工已有 20 餘人。" 貴州好彩頭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支部書記董紅海說。

  數據顯示,2016年,碧江經開區商圈組建黨組織64個,黨組織覆蓋率58.5%。經開區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得到有效夯實,小、個、專非公經濟組織“零、散、亂、雜”的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同時,商圈黨委積極引導經開區非公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商貿扶貧、智力扶貧、捐贈扶貧、組建合作社等其他扶貧六項結對幫扶措施,深入開展“五個一”“百企幫百村”和“同心同行·精准脫貧”工程,動員100家非公經濟組織投資興學、興辦公益事業、發展民生產業、結對幫扶貧困鄉村,從整體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幫扶,承辦產業項目共計365個,捐資助學2000餘萬元。建成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商貿物流園等園中園。提供就業崗位近4萬個,1.5萬餘人實現就近就業,企業利益與社會效益的互利共贏。

  “我們以碧江開發區商圈黨委為輻輳,組建鄉鎮非公經濟黨總支、街區市場黨支部、小微企業黨小組,將黨組織覆蓋觸角延伸到非公經濟組織的‘末梢神經’。實現組織圍繞商圈建、資源圍繞商圈聚、平台圍繞商圈搭、發展圍繞商圈謀,有效促進了轄區扶貧升級、非公企業高效運轉、職工健康生活。”碧江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李漢華說。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