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特别报道

全國人大代表陸鑾眉:建議加快田園綜合體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2019-03-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呂斯達 報導:3月5日—1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漳州市委副主委陸鑾眉教授經過深入調研,向大會提交了題為《加快田園綜合體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的代表建議。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 陸鑾眉教授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創造「現代田園」,關鍵的平台就是「田園綜合體」。
 
  但從各地實踐來看,對田園綜合體的推進方式、運作模式仍在逐步探索階段,一些突出問題也逐漸顯露:一是頂層設計方面,國家尚未出台全面的指導文件,各地也無成熟經驗,整體處於起步、探索階段。二是政策與實際脫節,資金使用限制過嚴,容易造成項目建設後期乏力。三是農業項目融資難問題依然突出。四是連片土地流轉存在困難,產業化弱勢凸顯,配套功能缺失。
 
  為此,她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機制。成立省級田園綜合體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以農業農村管理部門為核心的聯動管理機制,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完善配套政策,儘快出台扶持田園綜合體的相關政策法規,明確資金使用方式、入駐企業條件、優惠政策適用、技術指導服務、創新平台建設等,為縣(市)和鄉鎮執行相關工作提供依據。健全建設機制,適當延長培育周期,避免當地政府為應付短期項目考核而匆忙上項目;增加田園綜合體立項前的「培育考察」階段,和立項後的「創新激勵階段」,加強技術指導,對已經完成立項工作的單位,考察重點應放在「示範性效應」上;同時保障田園綜合體政策的持續性。
 
  二、加強路徑探索,鼓勵試驗創新。鼓勵各地在不偏離政策引導的前提下找尋到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的突破口。將田園綜合體發展成為一個產業交流平台、文化傳承平台、現代農業示範平台、城鄉融合樣本,通過打造多種功能豐富田園綜合體的內涵。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園特色,又實現現代鄉村居住功能,成為實現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最佳空間。讓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讓「三農」有可持續發展支撐,讓農村真正成為「希望的田野」。
 
  三、培育龍頭企業,強化帶動作用。協調統籌村莊建設用地,引導龍頭企業落戶農村,參與村莊建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完善對龍頭企業的金融信譽鑒定評級,優先滿足其融資需要;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聯合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針對性的強化農民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勞動力服務機制;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簡化農業行業領域的行政審批程序,推動 「多證合一」工作。
 
  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示範效果。在有限的農綜資金的使用上,側重於打造有示範意義、帶動效力的項目。同時一定程度上放寬對資金使用的限制。例如,對高標農田的建設,不僅僅停留在一次性1500元的補助標準,而在不重複建設的前提下,允許對其進行提質提標,試驗建設,打造技術型、景觀型、高產型等多種類型的高標準農田。鼓勵使用農綜資金對已經初步進行過前期建設的項目再提升,在避免重複建設的情況下進行「優化打造」,實現田園綜合體的精品示範效果。此外,建議建立對社會資本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激勵機制。探索將農綜資金用於龍頭合作社的培育,或以政府入股的形式成為龍頭合作社的啟動資金的可行性。
 
  五、培育發展特色,助力鄉村振興。以綠色發展統籌建設發展規劃,保證其建設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在發展目標上的契合性。重視既有資源稟賦與新時代社會需求的相契合,充分發揮各試點區域資源稟賦,形成特色。同時,跳出自身資源的局限性,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利用既有資源,做大、做強產業,形成產業聚集,奠定產業優勢。注重帶動性與輻射性,田園綜合體的培育發展應以整個縣域為出發點,通過其輻射、帶動作用,實現整個區域的發展,通過區域產業的特色提升綜合體的質量。「重點發展」與「均衡發展」相結合,推動均衡發展,強化綜合體核心區內建設的同時,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