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側記:兩岸融合 共享明天

2019-11-0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金陵深秋,群英際會。為期兩天的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於11月5日落下帷幕。從文化創意、智能製造、信息產業等多個產業領域出發,兩岸企業家圍繞深化融合,共拓市場的議題,剖析問題、闡釋優勢、尋求合作。與此同時,峰會開幕當天公布的新一輪惠台措施無疑為本屆峰會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台青夢想大陸生根
 
  幾年前,台灣青年趙宜泰與朋友萌生了想要創業的想法,在綜合考慮了生產要素、產業鏈配合及人文生活等多個方面後,他們決定將公司落戶在江蘇昆山,談及創業經歷時他說,「在台灣創業的過程中會面臨一定的困境,台灣每年大約有三四千個新創企業,然而卻沒有辦法很快得到天使投資」,而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擁有巨大的吸引力。
 
  如今,趙宜泰的身份已經成為了昆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他看來昆山不僅擁有台灣「聚落」的親切氛圍,更重要的是昆山所擁有的良好營商環境,「公司從創立到現在還存活着並且不斷發展,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昆山瑪冀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宜泰
 
  事實上,昆山作為大陸台商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駐昆台商的第二故鄉。台企是昆山外向型經濟的鮮明特色,在招商護商方面,昆山始終將「服務」挺在前面,按照「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原則,成立招商協商政府專員隊伍,以創新理念和務實舉措持續擦亮「昆山服務」金字招牌。截至今年9月底,昆山已累計批准台資項目達5157個,投資總額達600.43億美元,10萬台商台胞在這裡安居樂業。
 
  同等待遇一以貫之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電電公會)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公會之一,2014年公會在昆山設立的聯絡處升格成為其在大陸唯一的代表處,電電公會副秘書長、駐大陸首席代表顏素秋介紹,近日,電電公會南京聯絡處也已揭牌成立。
 
  在最新出台的惠台「26條措施」中明確了台企參與大陸5G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對此,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認為,無論是新出台的「26條」還是此前的「31條」,都是落實為台資企業提供同等待遇精神的一以貫之。就5G建設而言,希望台資企業能夠從網絡建設、網絡測試及商業應用等三方面參與共享5G發展。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
 
  李詩欽同時還擔任着本屆峰會資訊、通信產業合作推動小組台灣方召集人,他表示,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及數字經濟領域是台資企業可聚焦的三個重要領域,峰會所達成的一系列共識還需繼續梳理並落到實處。
 
  在李詩欽看來,隨着兩岸交流的持續深化,以南京為兩岸企業家峰會永久會址的契機,兩岸交流將會湧現更多平台,兩岸合作將建立起可持續的長期交流機制。
 
  共同做大關鍵領域「蛋糕」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卓永財指出,製造強國的首要條件是裝備工業強,而智能製造則是期間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產業發展歷經「物美價廉」的發展階段後必將向著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是為兩岸製造業合作研發的未來方向。而高附加值產品需要基於客戶需求,使單一製造業發展成為「製造業加服務業」模式
 
  「智能製造的推進應該軟硬兼施、虛實互用。」卓永財認為,在推進智能製造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提高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相關新興技術,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的培訓管理機制及決策者的思維都需發生相應的轉變,從而使製造業由2.0向3.0、4.0一步步推進。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卓永財
 
  「兩岸往來首要在於互補,而互補不能僅僅着眼於市場,科學研發及人力資源都是兩岸互補的重要基礎層面。」卓永財說,推動兩岸產學研合作是上銀科技很早就推進的一個方面,早在1992年上銀科技即與清華大學建立合作,此外上銀科技還在大陸機械領域設立有標杆獎項,以期望兩岸更多的青年學者投身精密機械領域。(杜林 李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