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國科協召開2020「科創中國」年度工作會議,山東省濟南市被確認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在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強名單中,濟南更是排名第81位,位居山東首位。從具象的數字上看,根據濟南市統計局2020年4月發佈的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截至2018年末,在濟南市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達到19993個,佔比達到8.68%,位居全部法人單位的第三位。精確到個位的數字,是濟南的科創實力和底氣,「科創濟南」不啻於「五個濟南」之首。
2020年3月,濟南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全國9個試驗區中佔據一個席位。如今,「科研力」已成為濟南突破自己的硬核力量。
此外,濟南還交出了一張科研「成績單」:「十三五」期間,濟南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從133.05億元增長到225.53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9%增長到2.39%。14家「中科系」科研機構在此落地。截至2020年9月,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2.02件,比2015年的16.4件翻了一番。
這種「科研力」不僅形成了城市獨特的基因優勢,還成為了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2020年10月29日,《中國科學院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濟南市人民政府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合作協議》簽約後不久,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旋即到現場調研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推進、項目落地情況,現場研究解決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本報記者注意到,孫立成當時提出,要將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打造成為引領全國的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策源地」。
濟南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明確提出,打造「科創濟南」,建設創新引領活力迸發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濟南要打造的「中國氫谷」為例,以氫能源為代表的固體燃料電池,是中國電動汽車產業能夠改變傳統汽車行業產業格局的關鍵所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2021—2035》提出:202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的 20%左右;2035 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鮮明提出:「做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做強電池、電機、電控系統配套產業。積極推進中國氫谷建設,加快吸引一批創新平台、龍頭企業、示範應用項目落地。」
智能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激光裝備、核電裝備、智能機械人、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天裝備是高技術製造業的典型行業,濟南提出2021年這一產業規模將達到4500億元。
從濟南市統計局的統計數據看,截至2018年末,濟南市共有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215個,占規模以上製造業的比重為9.17%,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法人單位R&D(全稱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經費支出達到61.29億元,R&D經費與營業收入之比為6.38%。對比國內一線城市,濟南市高技術製造業的數量和研發投入,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記者 孫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