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關公文化的儒學價值觀

關公文化的儒學價值觀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1-01-04 08:05:15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有兩位聖人,堪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經緯,即:文聖人孔子和武聖人關公。孔子以思想言論傳世,關公以道德實踐立身。兩位聖人,一文一武,一柔一剛,交相輝映,光明朗照,共同為中華兒女提供思想上的指引、道德上的教育、人格上的規範、精神上的啟蒙。

 千百年來,關公文化與孔子文化雙巒並聳,雙翅共振,互相融合促進,共同推動中華文化永續不竭地傳承與發展,其最核心的儒家思想理念、道德精神內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抱樸守真、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知行合一、行為處事的道德標杆和價值圭臬。

 尤其關公文化,不僅在儒家佔有一席之地,而且神跨道、佛兩教,成為儒釋道教共尊,朝廷民間、百行百業共同崇拜的精神旗幟。在全球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大多建有關廟,懸掛關公畫像,或供奉關公雕像,四時香火不斷

 祭祀、崇拜、傳承、弘揚關公文化、關公精神的活動,幾乎進入了華人社會所有的社會行為及道德精神領域。華人社會已經習慣於把崇拜關公、傳承關公精神,作為凝聚民心、締結盟約、團結共進、勸善懲惡、維持秩序的一種約定俗成的方式。

 清朝雍正皇帝描述當時舉國祭祀關公的盛況時說:「自古聖賢名臣,各以功德食於其土。其載在祀典,由京師達於天下,郡邑有司歲時以禮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唯先師孔子及關聖大帝為然。孔子祀天下學官,而關帝廟食偏薄海內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隅村墟窮僻之壤,其人自貞臣賢士仰德崇義之徒,下至愚夫愚婦兒童走卒之微賤,所在崇飾廟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凜然若有所見。蓋孔子以聖,關帝以神。」

 關公文化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具有著鮮明的民族性,關公文化寄寓了中華民族的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體現了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價值觀念和精神世界。

 關公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人民心中完美無瑕的「關公」對忠孝節義、仁義禮智信等儒學價值觀的傳承和踐行,是傳統儒學道德文化精髓,從理論性的學堂教育向全社會道德實踐的延伸。關公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忠義、信義、仁義、節義、俠義、禮義等傳統道德思想,符合儒家一貫倡導並追求的理想人格。關公的歷史人格、傳說故事、顯聖靈跡、高尚情操,與儒學價值觀相互印證,再經過全社會成員共同的神化、聖化、美化過程,使得關公精神成為了具有為全社會所接受的普世性價值觀,成為全社會成員共同的價值取向。

 河南漯河舞陽縣北舞渡山陜會館碑文說:「山左有孔子,道德高於萬山,世人重其文也。然有文以之為緯,必有武以之為經。唯我關夫子生於山右,仕於漢朝,功略蓋天地,神武冠三軍。尤可稱秉燭達旦,大節垂於史冊,洵足媲美孔子,躬當武夫子之稱。」

 關公生活的時代是東漢末年,與孔子所處的西周末年社會特點極為相似,同樣世道衰弱,綱常不振,仁人志士傷時憂世。關公愛讀《春秋》,手不釋卷,不僅嚴格遵循春秋思想行為處事,而且從春秋思想中找尋匡正時弊的救世良方。

 關公終其一生,都在踐行春秋大義精神。從劉關張桃園結義,發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結義誓詞,到「新恩雖厚,舊義難忘」留書辭曹的忠心義氣,到華容道義釋曹操,重約守諾、知恩圖報的人格操守,到戰長沙不殺馬失前蹄的黃忠的仁者風範,再到後來北伐襄樊,志興漢室的忠義壯舉,無不展現著儒家傳統思想價值觀的睿智光芒。

 關公從一員武將,由侯而王、而帝、而聖、而神、而天,流芳萬世,英名不朽,關公的人格操守贏得了中華民族廣泛的社會認同、道德認同、思想認同,成為華人社會世世代代精神信仰的中心,萬民爭相效仿的最高道德偶像。

 關公文化以儒學價值觀為思想根基,融合佛道兩教的思想精華,承載人民群眾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嚮往,形成了中華民族獨具特質的文化標識,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舞一的文化代表和精神符號。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責任編輯:趙桐曲 關公文化的儒學價值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