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 孫權在歷史上的定位與評價分析(二)

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 孫權在歷史上的定位與評價分析(二)

責任編輯:劉亞寧 2021-03-26 03:39:47 來源:香港商报网

 上周我們引用了魚豢、裴松之等史學家對孫權的看法,作為孫權在歷史上的定位佐證。而為何歷代史學家和《三國演義》對他的評價都不高呢?我們就以下列幾點來探討分析:

 (一)心術不正,對盟友反覆無常。

 孫權被陳壽和一些學者認為跟春秋時代的勾踐性格相當類似,陰險狡猾,用盡各種機巧,包括偷襲荊州、擒殺關公,最終取得南荊州全境,並且片面撕毀與劉備的同盟,向曹魏稱臣。只是夷陵與石亭之戰連續兩次勝戰後,孫權又不願意一直對曹丕稱臣,於是又向劉禪展示善意,希望與蜀漢合縱抗曹。外交上如此反覆,實在令人髮指與心寒。雖然國際間沒有永遠的盟友,許多都以彼此利害關係為第一考量,然而古代中國作為一個仁義禮智信為重的儒家社會,孫權明顯犯了很大的忌諱。如清代文史學家翰林院編修王鳴盛雲:

 孫權稱臣事魏已久,及黃武元年春大破蜀,劉備奔走,勢愈強盛,則魏欲與盟而不受,九月魏兵來征,又卑辭上書求自改悔,乞寄命交州乃隨,又改年臨江拒守,彼此互有殺傷,不分勝負。十二月又通聘於蜀,乃既和於蜀,又不絕於魏,且業已改元而仍稱吳王。五年令曰北虜縮竄,方外無事,乃益務農畝,稱帝之舉,直隱忍以至魏明帝太和三年,而後發,反覆傾危,惟利是視,用柔勝剛,陰謀狡猾,史評以勾踐相比,非虛語也。

 (二)不體恤部屬,且對下屬不厚道。

 孫權不珍重老臣,如張昭、張紘等,虞翻且被流放死於遠地,陸遜也因為牽扯太子事被孫權責罵,憂鬱身亡。周瑜、魯肅是大都督,死後孫權對其親人的處理上也很薄情,並沒將恩寵延續至其子孫。其所看重的人,只有呂蒙、凌統、甘寧、周泰等,從這方面來對照孫策,其胸量可說遠遠不及其兄長。對屬下不厚道,如魯肅死後,當着眾人大肆討論魯肅之短;又諸葛瑾因為臉長,有一次孫權宴會群臣,趁酒酣耳熱時,命人牽一頭驢至庭院,驢脖子掛着寫有「諸葛子瑜」的牌子,令諸葛謹感到難堪,一時不知所措。還好諸葛謹兒子諸葛恪反應靈敏,徵得孫權的同意在「諸葛子瑜」之下增寫「之驢」,才化解一場尷尬的氣氛。由《荊州先德傳》記載「權好嘲戲以觀人」便可略知一二。以下擷取歷史上兩則記載引為佐證:

 1.  清文史學家王懋竑:至權時,張昭、張紘雖見尊禮而不復任用,昭且幾不免,而翻竟以竄死,惟顧雍、潘濬輩從容諷議,得安有位。陸遜有大功,而以數直諫憤恚而卒。周瑜、魯肅幸已早死,不與陸遜同禍,而亦恩不及嗣。有所愛重者,惟呂蒙、凌統、甘寧、周泰輩,以視策萬萬不逮矣。其保有江東者,以有呂蒙輩為之用,得其死力,而其不能廓大基業,窺中原者,亦以此。

 2.  明太祖朱元璋:君臣之間,以敬為主。敬者,禮之本也。故禮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孫權蓋不知此,輕與臣下戲狎,狎其臣而褻其父,失君臣之禮。

 (三)為人容易過河拆橋,京劇以奸詐狠毒面貌呈現。

 孫權遇到重大事情總要別人來協助決定,一旦渡過危機後又會兔死狗烹。所以在戲劇裏,無論是《龍鳳呈祥》、《白帝城》、《走麥城》等京劇中,孫權都是勾白臉,臉譜為整臉水白,暗喻人物生性奸詐,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也有認為從對待對手的態度,最能看出這個人的心胸殘酷絕情;就像孫權將被擒的關公梟首,而曹操則將身首異處的關公按王侯之禮厚葬。

 綜上所述,由於孫權的心性使然,因而導致國家根本受到嚴重的影響,也使吳國提前滅亡,就如近代學者張作耀之論評:

 孫權暮年多有失誤。一是廢立失度,並寵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最終釀成「二宮之變」,動搖了國之根基;二是立幼子為儲,為權臣亂政提供了歷史平台;三是誅殺大臣,罪流無辜;四是迷信異兆,崇信鬼神。

 三國時期乃中國悠久歷史長河中,英雄豪傑最多,武將如雲,在眾多三國武將當中,到底誰是天下第一勇將。下周我們將對此進行深入分析,敬請期待。(下周五待續)(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院長 黃國彰

責任編輯:劉亞寧 三國的錯誤歷史傳說探討 孫權在歷史上的定位與評價分析(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