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載,關公千里尋兄,至河北與劉皇叔會合,經過關家莊,莊主關定欲將年十八歲的次子關平託付給關公,劉備便主張讓關公收關平為義子。世人受到此段小說影響,因而,普遍認為關平是關公義子。而史實關平是關公嫡長子,《三國志》有明白記載,長子關平,次子關興。
二、淵源
考聖祖漢壽亭侯關諱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庚子歲(160年)六月廿四日,係山西解州常平村寶池里人。據河南柘城《關氏族譜》記載:聖祖關羽為始祖關龍逄第五十九代孫。西元二〇一年隨昭烈帝劉備投荊州牧劉表,屯兵新野;二〇八年任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二一一年昭烈帝劉備率將士數萬入益州,諸葛亮和聖祖留鎮荊州;二一三年劉備圍雒,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溯江定白帝、江州、江陽,惟聖祖獨鎮荊州;西元二一四年劉備西定益州,拜聖祖董督荊州事。聖祖駐居荊州十九年,鎮守荊州七年。逝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初七日,享年六十歲。聖配胡氏,生三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三子關索,女兒關銀屏。
二世祖關諱平,字坦之,生於靈帝光和元年(178年)五月十三日,驍勇絕倫,忠義素著,隨聖祖出入荊襄間,同鎮荊州,性至孝,出入必稟命,南征北討,未曾一日離聖祖,戰功赫赫。年長,娶鎮東將軍趙雲女趙氏文君,生子樾,世居江陵。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七日與聖祖同時殉難,享年四十二歲。聖祖葬於當陽漳鄉,關平祖亦附葬聖陵側。蜀漢後主諡「昭貺侯」。宋神宗熙甯元年(1068年)賜廟額曰「昭貺」。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封「武靈侯」。宋甯宗慶元初(1195年)加封「威顯」,稱「武靈威顯侯」。立廟於聖陵之右,春秋祭祀。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追封「竭忠王」。
三世祖關諱樾,字良材,西元二一二年生於荊州,二一九年隨母親趙夫人為避仇家徙於漳鄉,更姓為門,混迹農家。「受母訓,自號樂隱先生,痛祖、父同亡,號泣於漳鄉,築室墓旁服三年喪。晉桓溫鎮荊州,引為參謀不就,蔔居於西湖孝養老母,後遇母喪,足不出戶,笑不出口者三年。嘗讀《離騷篇》,語人曰:吾祖習《春秋》得自行所學耳,吾未能有行焉,乃所願,則學三呂大夫也。壽八十而卒,葬於紀南城北,生子耀。」從以上史料證明關樾八歲的時候,也就是在祖、父遇難之時,隨母親趙夫人逃難隱居當陽的漳鄉,守祖、父陵墓。晉朝桓溫鎮守荊州的時候,和其母親及全家回到了荊州城,恢復了關姓,西元二九二年,八十歲時去世,葬在紀南城北。從此關公的後代就在荊州這座歷史悠久,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環境優雅的城市繁衍生息、開花結果。
三、傳承
(一)後裔分布
歷經一千八百多年,關公嫡長子關平的後代,在荊州這座文化魚米之鄉的城市裏,繁衍已有六十八代後人。分居於湖南、湖北、江西三個省,遍居於湖北荊州、江陵、公安、松滋、石首、當陽、潛江、仙桃、宜昌、荊門、鐘祥、京山、天門、洪湖、監利、武漢;湖南的澧縣、安鄉、臨澧、石門、長沙;江西的宜春、樟樹、萬載等地。
(二)族譜
中國是東方的文明古國,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尊宗敬祖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如果說這燦爛的民族文化是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那麼,家譜就是其中一朵最鮮豔的奇葩,如果說尊宗敬祖的傳統美德是民族文化史冊中最光輝的一頁,那麼,我們纂修《關氏族譜》就是使這一頁再放異彩的具體實踐。據家譜記載,荊州關氏族譜,最早編纂時間是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創譜人關維甸。而關庸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續修。筆者利用十七年時間,把公安這個支系的一八八三年之後到二〇〇三年之前出生的關姓人登記造冊,新編《關氏族譜》上、下卷。現在筆者家中傳承和收集整理的《關氏族譜》有:《中國關氏宗譜》;湖北《荊州關氏族譜》、《公安關氏族譜》;福建《蒲阪關氏族譜》;廣東《駝駙關氏族譜》;廣西《關忠義堂族譜》;山東《東明關氏族譜》;河南《舞陽關氏族譜》;湖南《岳陽關氏族譜》;山西《關公故里關氏族譜》、《西古村關氏族譜》;貴州《畢節關氏族譜》;甘肅《白銀關氏族譜》;四川《蘭溪關氏族譜》;遼寧《蓋州關氏族譜》等綜合成一套近二百卷。
四、結語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關平係關公嫡長子,且關氏族譜也清楚的敘錄,關平支脈後裔代代相傳,今已傳承至六十八代。因而,可以確定《三國演義》寫的或戲劇演的義子說是錯誤的。今筆者以關平嫡孫草撰此文,以正視聽,願世人理解。(待續下星期五)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顧問
關公第六十四代嫡孫 關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