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近日發布,按照「三調」分類,廣西耕地330.76萬公頃、園地167.03萬公頃、林地1609.53萬公頃、草地27.62萬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97.99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5.23萬公頃。
記者注意到,在過去的十年裏,廣西始終堅持「生態優勢金不換」的發展理念,大力開展生態修復工程,持續優化生態建設格局,成效也在調查成果中得到了體現。廣西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類10年來淨增加了187.31萬公頃,約佔全國同期增加量的10.81%。
「這次三調,查清了廣西城鄉各類用地狀況、各類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在落實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管理精準化水平,促進耕地保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支撐和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自治區第三次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周濤在會上表示,廣西將共享三調成果數據庫,及時應用三調成果,通過成果集成,實現對各類空間利用數據的統一管理、空間分析、共享服務等功能。
下一步,廣西將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政策,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嚴格非農建設佔用耕地審批;加強節約集約用地,嚴格落實建設用地「增存掛鈎」機制,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持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統籌生態建設,按照「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濕則濕、宜水則水」的原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對石漠化地區、紅樹林濕地、海島海岸帶、廢棄礦山等實施生態修復,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記者 馨瑤 徐玉瑩)
頂圖:新聞發布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