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知今,才能繼往開來。歷史是一面鏡子,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照見社會,也照見人心。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歷史就如明鏡,可以照見人心正邪善惡;歷史就像明燈,可以指引人生前行方向;歷史就像明月,可以洗滌人性貪婪虛妄。
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以史為鏡,以古為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一直秉承的優良傳統。
國學宗師錢穆在《國史大綱》卷首語中,論及國民對待歷史應有之態度時稱:凡讀本書請先具下列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
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雲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錢穆曾不無憂慮地認為: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失去信心是中國文化的最大危機,學校偏重自然科學,崇洋蔑己,更是中國文化的隱憂。
歷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形成和發展的真實紀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古往今來,歷史、現實、未來都是相通的,歷史中國是當代中國的記憶和基石,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的本身即是文化、道德、經驗、智慧的載體,對歷史要懷有「溫情與敬意」,尊崇歷史英雄、民族英雄,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才能從歷史中找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薪火相傳的源頭,自強不息,行穩致遠。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逐步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傳統文化格局。文聖人孔子以思想言論傳世,武聖人關公以道德實踐立身,一文一武,相映生輝,共同締造出中華文化的道德文化經緯坐標,對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民風習俗、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養成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朱熹引文稱頌孔子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文聖人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根基,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價值觀念等,滋養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三七稱頌關公云:「……聖帝,忠孝節烈,得統春秋,素王素臣,心源獨紹,自孔孟而後,扶名教而植綱常者,賴有聖帝也。」
武聖人關公是儒家思想的道德踐行者,中華民族忠義精神的代表和化身,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關公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成為朝廷民間,儒釋道教,百行百業共尊共仰的道德榜樣和人格標桿。
關公的人格魅力、傳奇故事、精神品質、氣度修養、顯聖靈跡在中華大地廣泛流傳,深入人心,使孔孟學說嚴肅繁縟的理論說教,轉化為人人都能篤行實踐的道德行為,成為歷代王朝教化民眾,勸忠勸孝,勸善止惡,淳民風,正習俗,維護倫理綱常,穩定社會秩序的中流砥柱。
「文武二聖」的傳統文化格局,歷經千年而興盛不衰,反映着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基因。其深邃厚重、務實求真、知行一體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文化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最大貢獻。
歷史是國家和民族的根本,中華兒女崇拜文聖孔子、武聖關公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修齊治平、內聖外王、務實求真、開拓進取的文明進步史。沒有什麼比歷史和文化更能寄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情感,後人應當懷着「溫情與敬意」,尊重歷史,尊重聖賢,中華民族才能擁有更加文明進步、繁榮昌盛的明天。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