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通脹加息壓力大 審慎應對防風險

【商報時評】通脹加息壓力大 審慎應對防風險

責任編輯:靜文 2022-07-29 00:23:1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美國正式踏入技術性衰退,昨公布第二季GDP年率計倒退了0.9%,連同對上一季萎縮1.6%,連續兩季錄得負增長。適逢美聯儲昨宣布加息75點子,主席鮑威爾稱美經濟增速放緩但就業市場強勁,故不認為已進入經濟衰退,並指隨着幣策進一步收緊,似乎適宜減慢加息步伐。上述「鴿風」雖顯著推高股市,隔晚納指更急漲4%,惟伴隨美國滯脹風險加大,環球通脹及加息壓力亦大,本港誠須審慎應對風險,現階段實不宜過分樂觀。

 今年以來,美儲聯已加息四次,但當地通脹卻是愈升愈高,最新升穿9%的水平。除寬鬆幣策推高物價,烏克蘭戰事及供應鏈干預亦為通脹元兇,加息縱可從需求面遏抑物價,但卻無助於理順供應問題,何況高通脹下工資也有調升壓力,多國甚至因此爆發工潮,這或導致通脹持續高企。現在一方面加息並未降服通脹,另方面卻勢加大經濟下行壓力。即使美國第二季GDP收縮幅度較前縮小,但息口疊加的影響料將滯後浮現,特別是美聯儲最近兩月才分別重手加息0.75厘。受累原材料價格和工資上升,難免會損及企業盈利能力。早前美國疫下勞動力市場相對緊張,以至出現所謂辭職潮,惟最新則隱然掀開裁員潮,就連跨國巨擘都宣布縮減人手。鮑威爾也坦承,避免引發衰退、實現「軟着陸」的路徑已變窄,且有可能變得更窄。最新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到2.25至2.5厘之間,他預計年底前將加息至溫和緊縮水平,即介乎3至3.5厘之間,這意味着年內加息空間的確不大。問題是,當通脹居高不下,即使經濟表現欠佳,美聯儲會否放棄穩物價的職責?在更關注托經濟、托就業的同時,怎樣避免顧此失彼?無論如何,未來美國幣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對環球經濟肯定不是好事。

 香港經濟基本面穩固,加之又有第二期消費券發放的提振,應有力應對任何外來衝擊。但作為一個高度外向的經濟體,在聯匯制度下又與美國幣策聯動,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言,隨着外圍環境持續轉差,出口表現遭受拖累,即使本地疫情受控、市面運作大致復常,相信即使下半年經濟表現優於上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無可避免會略為下調。因應美國加息步伐提速,本港1個月銀行拆息(H)已應聲急飆,上月初仍低約0.2厘,昨已漲至1.38厘。資金成本增加,難免阻礙商業投資意欲,業主樓貸壓力亦變沉重;最新樓按息率,已超過以最優惠利率(P)計算的封頂息率,預計銀行不久將會正式加P。以按揭500萬元、供款30年計算,短短兩個月內的供款已增2500元左右,無疑這將對消費意欲構成持續影響。幸在監管部門未雨綢繆,一早為加息引入壓力測試,故不虞對整體樓市和金融體系造成系統性風險。

 在內外需求減少的交織之下,大家仍須對經濟增長步伐減慢做好心理與實質準備。環球通脹未有見頂跡象,經濟下行壓力亦未見底,加息周期結束也言之尚早,由投資者到政府都要做足風險管理措施,包括必要時出手穩定經濟,且不可在水退時裸泳,必須備好衣服迎接氣溫驟降。

責任編輯:靜文 【商報時評】通脹加息壓力大 審慎應對防風險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