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徹查紅館事故 避免意外再生

【商報時評】徹查紅館事故 避免意外再生

責任編輯:靜文 2022-07-30 00:24: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紅館演唱會發生一宗駭人聽聞的嚴重事故,行政長官李家超兩度回應事件,對此感到震驚和高度關注,在慰問傷者的同時,已指示有關方面全面調查,確保同類事件不再發生。

 當務之急,乃是妥當善後。人道救援固然必不可少,意外後傷者不單得到即時醫療,其中一人接受了兩次長達數小時的手術,醫管局並關注到現場觀眾或觀看影片的市民,目擊恐怖一幕後出現創傷回憶,如有需要可以到院求助,此外連趕及回港探望傷者的家屬,局方也循特殊情況,人性化簡化檢疫安排,高度體現了以民為本、民心我心的施政方針。當局行動亦十分迅速,李家超即晚半夜已第一時間發聲明表關注,昨日再強調要循三個重點處理事件,而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亦指,已要求相關演唱會暫停舉行,直至舞台結構證實安全(事後主辦單位已宣布取消餘下場次及退票),翌日並與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康文署署長劉明光親身視察現場,高度體現了新屆政府的高效、實幹作風。

 徹查事件,找出問題所在,既可釐清責任,亦有利日後排除安全隱患,畢竟類似事故絕對「一宗都嫌多」。今次事件引起全城轟動,一時間坊間眾說紛紜,消息、解讀、以及陰謀論等紛至沓來;然而,唯有進行獨立專業的全面調查,真相才會水落石出。事實上,這次演唱會早就響起警號,於正式演出前已有舞蹈員質疑舞台安全,演出後幾乎每天都有狀況出現,相關部門曾採取行動要求作出改善,主辦單位也取消了一些危險環節;遺憾的是,依然未能阻止最後慘劇發生。初步調查指,一條吊掛屏幕的鋼索斷裂,導致屏幕從高墜下;當中,是否純粹人為疏忽,在其他層面有無出現問題?此外,制度上有沒有不足之處,例如應否進一步加強事前檢查?安全至上非僅口號,必須貫徹到位方成。

 紅館舉行過的演唱會數以千計,從來十分安全,經驗多水準高,舞台搭建既很成熟,監管工作也行之有效;當中縱難確保零意外,但似今次性質事故實屬罕見,今次涉及的演出團隊MIRROR,無疑是紅透香港的人氣組合,演唱會12場門券火速售罄,甚至出現炒黃牛及撲飛潮;惟同一時間,也有質疑演唱會是否太過急就章,由綵排到舞台搭建時間均恐壓縮太過,主辦單位旨在搵快錢、割韭菜等,更有質疑團隊本身的快速崛起是否太過誇張,是否出現了盲目追捧、無視包括安全在內等質素的不良現象。究竟今次份屬一宗偶發性意外,抑或是在長期畸形狀況下遲早發生的大事?誠值社會各界深思。

 「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本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政府亦全力打造香港作為亞洲文化及創意之都的品牌,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演藝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第一步必須確保演唱會的安全,否則一切發展都無從談起;今次事故,既不應亦不能令人對此失去信心。祝願受傷人士早日康復、平安無恙,再為市民獻上精彩表演,香港演藝及文化發展也可在安全前提下,承接昔日風采,創造更大輝煌。

責任編輯:靜文 【商報時評】徹查紅館事故 避免意外再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