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茶席之度善巧用物

2014-06-03
来源:香港商报

  近年,設席吃茶之風漸起。尤其乾泡法以席面簡潔,方便實用又可隨茶事主題做出種種變化,還有一個優點便是節水,免去淋壺、養茶寵的瑣碎。席面清潔,潤茶、潔杯的水可傾倒入專用的水盂里,這樣的泡茶法逐漸有將原來濕漉漉的茶台取代的勢頭。一簾竹、一方麻布就是一席茶的天地。

  主題設計是茶席中最有人文趣味的一個環節,當茶人的人文情懷與浪漫主義相遇,茶席間的天地變得開闊起來,這天地中有清風般高逸的靈性,有泥土一樣本真的樸拙,亦有畫卷般可書寫的留白,可供事茶人的有了前所未有的一個創作空間。

  一件好的茶席作品,不僅考慮器物、茶品,更對節令、環境、賓主喜好、甚至光線運用都要有綜合性的考慮,茶席設計者或者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茶人,他是一位茶湯藝術家、也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同時還是通古曉今的文人,當然還是一位低調的插花高手。

  當我們具備或正在具備這些能力以后,「吃茶去」蘊含的禪意卻不小心會變得复雜起來。因為我們在腦海里裝了太多關於茶席的範本或者各種火花,在具體設席時總想把更多東西加入到茶席中,用一方春花爛漫的棉布來應和春天;一枝花不夠,再放幾片樹葉、幾個花瓣在席面;用一個名家的紫砂茶壺,用幾隻古董茶盞來襯托茶湯,再用一隻古董茶罐,甚至用一本經書或一篇經文做了席布。其實,這些物件每一件或許都很美,都是茶席主人用心尋覓來的,但當一一羅陳之后,我們反而看不見茶席最主要的靈魂——茶湯了。再貴重稀罕的茶器,如果不是畫龍點睛而是過多地羅列,不像茶席,倒像擺開了古董攤。再者,用經書或者經文用來做席面的裝飾亦有不敬之嫌。

  善巧「用物」,是對茶席空間把控能力的衡量,對審美的考量,對茶席之「度」的理解。現在的茶席之上,不是東西少,而是太多,是需要做減法。我們可以將一方平凡的木塊洗净擦乾,用木塊上風化的紋理、天然的凹凸來對比紫砂壺來暗和老茶的歲月陳香,而這樣的紋理是要坐下來,手握茶盞時才讀得到的橋段;也可以用一隻細節精緻的老紫檀文盤來做壺承,但它在席上一定是低調沉默的。行富貴或行清貧都一樣要做得不露痕跡,因為,它們都是茶的配角。

  我們可以減去精巧的茶匙,用一枝細竹或一支梅枝代替;可以用淡黃的手工棉紙包起茶品,減去描金的茶罐;減去繁花遍布的棉布,等待太陽在下午4點把樹枝投影在素净的席面,在轉瞬即逝的光陰圖畫里,體會一期一會心境。更接近茶心、更細嗅內心之茶味。讓身體在「度」之內理性謹慎,讓心在「度」之外御風而行。「本來無一物,何故掃塵埃。」茶如是,席如是。文圖王迎新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