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柯文哲與民進黨結盟的前景

2014-06-25
来源:香港商报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民進黨與柯文哲的「整合」,中執會甫作決定。民進黨確定支持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將創下綠營在台北市之役不提名的首例,寫下選戰新頁。柯文哲主張「在野大聯盟」,未來是否能成功整合在野勢力,將是他致勝關鍵。

  在野大聯盟不易為

  柯文哲半年多來,能談笑用兵打敗民進黨的老將新秀,靠的就是身邊一群綠營幕僚。其中主要幹部,如張景森、林錦昌等,都是陳水扁當年身邊的紅人。這群幕僚除了提供柯文哲作戰策略及市政惡補,最擅長的是「造神」,把候選人缺點變成特色,皆非難事。也因此,柯文哲和民進黨的聯盟被稱為「白綠聯姻」,便顯得文雅有餘,而貼切不足。柯文哲的色彩原本就是深綠,他身邊轎夫亦皆為綠營青壯代。

  民進黨中央「在野整合協調小組」日前也與柯文哲陣營會商,討論輔選架構、施政方針與價值理念。黨中央初步決定重要輔選幹部進駐柯文哲競選辦公室;柯文哲選舉期間站台「相互幫襯」對象,也將以民進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為主。柯文哲與民進黨的整合進度很快,彼此之間的歧見似乎也不多,但這只是表象,真正開始運作的時候,問題就會一一浮現。就以站台來說,柯文哲能否為民進黨以外的其他政黨或無黨籍市議員參選人站台,不無疑問,而且理論上台聯、親民黨、綠黨及無黨籍如果要求他站台,他沒有拒絕的理由。

  其次,柯文哲是否要遵循民進黨的政策?可不可以提出異於民進黨立場的政見?倘若柯文哲有不同的政見,民進黨要不要為他背書?也頗值商榷。但柯文哲自主性很強,一向扮演「自走砲」角色,其言行一旦脫出民進黨的軌道,甚至背離民進黨的政策基調,屆時如何處理?

  換言之,柯文哲自始就提出「在野大聯盟」,未來要如何將民、親、台聯等政黨整合為一個戰鬥團隊,是一個複雜且困難的課題,光是搞定民進黨內部派系,就已非常不容易,要實踐「在野大聯盟」的理想,恐怕還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再者,柯文哲宣稱自己「不藍不綠」,可獲中間選民青睞,但台北市政治版圖向來藍大於綠,要打贏選戰,除了吸收中間選票外,還得深入虎穴,向藍營挖票源,現在沈富雄加入戰局,搶走中間偏藍的選票,柯文哲需要更用力拉票,才能讓勝算更高。

  儘管素人話題是柯文哲賣點,民進黨寄望「柯P魔球」突破「阿扁魔咒」,從45%得票率突破過半,「在野大聯盟」必須再爭取5%跨黨派選票;但柯文哲團隊主力盡是綠營人馬、整合過程則是民進黨遊戲機制,柯文哲如何說服台北市選民,「在野大聯盟」不只是泛綠聯盟?而在野陣營的整合更是一大工程,柯團隊想要延攬民進黨的選舉人才,都會面臨綠營派系之間整合的問題。

  然而,這樁只論輸贏、還沒談價值的政治聯姻,着實充滿風險。民進黨能不能接受柯文哲質疑民進黨的既定政策?能不能接受柯文哲替非民進黨提名的市議員站台?如果可以,民進黨的自相矛盾必將遭對手攻擊;如果辦不到,這場在野整合又是何苦來哉?

  民進黨未必佔得了便宜

  柯文哲目前的民調聲勢,要武斷的換算成是多數選民對綠營的支持恐怕還言之過早,要知道,柯文哲可是從頭到尾都不願加入民進黨的,這等於說民進黨自己先大張旗鼓辦了一場黨內初選,獲勝者還要與黨外的柯文哲再拚搏一次,你可以評論說這是民進黨務實,但一個政黨背書的招牌,拚搏不過一個黨外的政治新鮮人,又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呢?

  對柯文哲而言,先前的「預賽」都只能算是蜜月期,他的人格魅力與抗爭形象,讓他在綠營中獨樹一幟,竟在沒有任何政黨的支撐下一路過關斬將,不僅勝過所有綠營天王級候選人,還在民調聲望上暫時領先連勝文,但接下來可都是硬仗了,他同樣必須證明他的人格特質、他的市政藍圖,乃至他所籌組的市政團隊,是可以接下台北市政府這個棒子的,如果他只知攻擊對手,恐怕也會遭到反挫。換言之,跳脫藍綠對決、凝聚跨黨派支持、提出政見藍圖,這是柯文哲勝選的三道解方。

  柯文哲雖被認為是「白皮綠骨」,支持者主要以泛綠為基礎。但他的支持度之所以能一路走揚,民進黨幾乎沒有任何功勞;相反的,他能打出五五波局面,靠的是個人魅力及罵藍批綠、打破政治兩極對立窠臼。大抵而言,這與公民組合所揭櫫的價值頗為相似。因此,民進黨雖能搭着柯P順風車,達成扳倒藍軍的目標,但同時也會讓公民團體參選信心大增。

  「白色的力量」背後支持者,是一群不滿藍綠惡鬥的民眾,柯文哲深諳披綠袍參選,絕對是弊大於利,不斷跟民進黨跳探戈、搞曖昧。若柯文哲強掐連勝文的咽喉,成功打贏選戰,國民黨肯定受重傷。就民進黨而言,與柯文哲合作,成功終結國民黨在台北市長達16年的政權,這筆交易看似沒吃虧,但也未必佔得了便宜,因為柯文哲的旋風,僅是代表公民力量的崛起。

  總之,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戰捨棄有潛力的黨員不提名,卻「禮讓」始終不願加入民進黨的政治素人,使民進黨的代表性和主體性蕩然無存,也使黨紀和提名規則的尊嚴遭受挑戰。最後,民進黨眼下真正該做的,不是汲汲營營簽下某大牌明星,也不是遮遮掩掩用「超越藍綠」自我否定,而是從政策路線重拾人民對政黨的信任,提供跨世代充分發揮的舞台;否則,下次選戰來臨時,民進黨最大的敵人和罩門,仍舊是「民進黨」這塊招牌。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