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科學格物佛教明心

2014-07-16
来源:香港商报

   學愚:生命的覺醒

  科學格物佛教明心

  佛教與科學,都想揭開宇宙人生的奧秘,都想解救人生的困苦和造福社會人群。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近日做客南都公眾論壇,詳細講述了佛教與科學的相通性以及差异性。佛教可以和科學并駕齊驅,學愚教授引用愛因斯坦的話稱,「如果有一個能夠符合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科學無法滿足人類所有需要

  學愚教授當日的演講以《生命的覺醒當佛陀遇上科學時》為題,學愚教授認為,佛教與科學有相似的地方,但佛教不是科學,佛教應該是生命的科學,科學格物而佛教明心。

  宗教與科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佛教作為宗教,它回答的問題是Why,如人為什麼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人從哪兒來,人為什麼要做好事。佛教雖然不承認第一因,但仍有它的神聖性。而科學是回答What和How,是什麼或怎麼樣,科學通過歸納法和演繹法來對某一件事情或外界事物的認識,是一種系統的知識或學問,里面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

  科學是從哲學發展而來的,而哲學又是從宗教發展來的。上個世紀很多科學家認為,當科學發展以后,宗教就會自然消亡。但100多年以來,在科學已取得長足發展時,宗教依然很強盛。對於這種現象,學愚教授分析稱,到目前為止科學解決不了人們最主要的生、老、病、死的問題,而宗教則是解決生死問題的,所以只要有人的生死問題,只要科學還沒有解決人的痛苦問題,佛學或宗教就有存在的價值與空間。「科學無法滿足人們所有的需要,當科學完全滿足人們的需要時,科學就可能成為宗教。」學愚教授說。

  佛教和科學并駕齊驅

  學愚教授認為,科學存在局限性,它是從有限延伸至無限,但永遠達到不了無限。而宗教從無限回歸至有限,但不局限於有限。科學發展想突破有限達到無限需要很長時間,正因為科學與宗教有很多不同點,所以宗教才能生存和發展。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亦不同於科學,但不否定科學,它承認科學的有限正確性。「佛教里有很多現代科學知識,很多現代科學發明已經在佛教里存在,2500年前的佛陀已經見證了當代科學。如果你信仰上帝,你不能懷疑上帝,必須絕對地信仰,但佛教可以懷疑,并且鼓勵大家懷疑,人們在懷疑中才能不斷進取。當知識越來越進步時,懷疑也會越來越小,這才能真正體驗到佛陀所說的佛法。此外,佛陀并不強迫別人信仰他的宗教,這和西方其他宗教的傳播是有區別的。」學愚教授講道。

  學愚教授并引用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如果有一個能夠符合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可以和科學并駕齊驅。

  世界無量眾生無量

  學愚還從佛教與醫學、與物理學這兩個主題,來探討佛教與科學相通的地方。在佛教里面,生老病死都是病,如果生病則需要找一個好醫生,佛陀就是最好的醫生,佛教中所講的「苦、集、滅、道」就是醫學的原則,它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痛苦。

  學愚教授認為,佛教不是悲觀主義,也不是樂觀主義,佛教是現實主義。佛教關心的不只是現實的問題,還關心今生和來生的問題,我們既要過好現實的生活,同樣也要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佛教非常肯定地告訴了大家輪回的存在。

  佛教說,百億須彌,百億日月,構成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所謂「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個太陽系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現代的天文學家已探測到在銀河系中,有著本身發光如同太陽的恆星近十億個,依理推測應有三百億個之多。這與佛教所說的百億須彌、百億日月的數目,可謂不謀而合。

  「在佛教經論里,把地球形容成就像太陽光線下的一粒灰塵一樣渺小。佛教認為這個世界是無量無邊的,在無量無邊的世界中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存在,人不過是其中一種。而這又被現在科學中所探索到的銀河系、太陽系等理論所證明,這個也是佛教和科學相吻合的地方。」學愚教授解釋稱。

  佛陀是頂級物理學家

  談到佛教與科學的不同,學愚稱,佛教有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態度,但佛教不等於科學。

  科學可以幫助人們理解佛教,但它起不到佛教應該起的作用。佛教里有科學的東西,科學不講道德,但佛教是講智慧、慈悲和倫理道德。

  此外,學愚教授認為佛陀是人類第一位精神物理學家、頂級物質物理學家,「科學無情無義,佛教有情有義,如果佛教能為科學安一顆智慧的心、慈悲的心,那麼科學就會給人類創造更多的財富,給人類帶來更大的快樂。」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