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聚焦社會責任

2014-08-11
来源:香港商报

  

  上周,來自全球229所大學的620多名青年學子與著名宗教界人士、學者抵港,共同參與了由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與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合辦的「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他們圍繞環保、道德和公眾利益等不同話題展開研討、辯論,探討宗教與人類文明社會責任的關系。這場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已在5日落下帷幕,與會者重新踏上學習與修行的征程,他們的收獲或許就像他們在研討會期間不時傳唱的那樣:乘著理想的羽翼,我們來自各地,追求慈悲與真理,我們歡聚在一起,普降愛的甘霖雨,傳播智慧真諦……香港商報記者 若笑 杜潔菡

  跨宗教對話:從低碳到低貪

  在工業高度發展的今天,環境污染、資源緊缺卻成為越來越迫在眉睫的問題,籠罩大半個中國的霧霾和全面氾濫的水污染讓我們幾近成為「環境難民」,不光中國,全世界都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環境問題。面對這樣一個共同的切膚之痛,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特設了一場跨宗教對話,邀請不同宗教的研究者從各自專業的角度,闡述宗教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旨在尋找思想共鳴,引導青年共同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每個人都有責任尊重自然

  香港中文大學的印度教學者史蒂文馬修斯表示,從印度教的觀點來看,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而環境污染其實是人類內在的問題,即使人們行為上采用了各種方式和技術保護環境,但如果內心不清净,污染及浪費問題仍然會存在。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尊重大自然,過簡單的生活,正如聖雄甘地所說「地球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卻滿足不了我們的貪婪」。

  復旦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朱曉紅提出,現代文明是從西方的基督教信仰中孵化出來的,它是社會責任感的信仰基礎。基督教認為世界的主人不是人類,而是神,人類只是管家。如何做好這個管家,首先需要解決人和自然的關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濫用自然。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大學哲學系的蕭偉樂博士回應說,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類似,其核心也是真主獨一,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真主安拉創造的,人類并不是天地的主人,人只是擔任代理人的角色。人類要管理好地球上的資源,禁止任何形式的鋪張浪費,做到不過分和可持續。

  美國資深翻譯家和藏傳佛教研究者亞歷山大狺伯金則從宗教對比的角度指出,佛教相信輪回,認為人們所食用的動物很可能就是自己很多世前的父母;儒家也因為不忍而說「君子遠庖廚」;印度教則認為肉食不潔,對人的身心有害;其它宗教也認為上帝創造各種生物讓人類享用但不是濫用。因此現代人的責任應該是:從現在開始,改變以前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不要過分不要貪婪

  藏傳佛教學者索達吉堪布以大乘佛法來談環保。他指出,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是人類的貪慾膨脹,帶來了可怕的資源損耗。

  「每一個人在以前的生活中都犯過不同的錯誤,我們現在要去思考,我們將來的生活當中每一個人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不同的宗教沒有必要在各自的教義上進行辯論,而應該帶著求同存异的精神,尋找保護環境、履行各自社會責任的路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每一個人都應該反省:我們有必要縱容貪慾嗎?如果沒必要,那是沿著錯誤的路繼續走下去,還是另換一條路?我們若在這方面沒思考過,不管有多少物質享受,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索達吉堪布說。

  「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上周在香港教育學院圓滿舉行。來自牛津大學、波士頓大學、隆德大學、弗吉尼亞大學、悉尼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229所大學的620多名教授與學生共同參與了這場精神盛宴。

  本屆研討會以「社會責任」為主題。8月1日開幕當日,負責主禮的香港教育學院副校長李子建致辭時就表示:「來自不同宗教的學者聚首教院,我相信各位嘉賓的發言將會為我們帶來啟發,促進我們對人類社會的了解和關懷,并實踐出應有的社會責任。」

  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會長、喇榮五明佛學院的索達吉堪布也強調:「我們人類不管是家庭,或者是社會的任何一個群體,來自各個民族和各個國家,都應該在一種利他的前提下關心社會,而且這個『關心社會』需要多宗教的對談。每個宗教都有它的發現真理和弘揚真理的方法,互相需要一種尊重理解和學習。」

  演講話題凸顯社會性

  從出席嘉賓的陣容來看,第四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堪稱「大咖雲集」,不僅有著名佛學家、翻譯家索達吉堪布「坐鎮」,還邀請到多名來自內地、本地及海外的知名宗教學者,包括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甘耀權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美國佐治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書院宗教學系助理教授阿維夫、資深藏傳佛教研究者亞歷山大伯金博士、德國弗賴堡教育大學講師湯馬士柯爾等。

  圍繞「社會責任」的主題,學者們帶來的專題演講都極具現實意義,例如,學愚教授的演講題目是《生態環保與彌勒净土》;香港中文大學印度宗教和文化研究助理史蒂文馬修斯的演講題目是《古代印度教教義與其在21世紀及以后的可持續性》;伊斯蘭教學者蕭偉樂博士進行了《從伊斯蘭的角度看環保與公益等社會責任》的主題演講;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青年學者艾亞爾狺阿維夫的演講題目是《變化世界中的佛教道德觀》。

  學員們也與往年一樣,在學者的指導下針對霧霾治理、最難就業季、要不要扶跌倒老人等社會熱點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賽,通過跨國、跨專業領域的思維碰撞,增加自身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論文大賽關注「理想地球」

  除2011年的首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是在四川的喇榮五明佛學院舉辦之外,第二、三、四屆的研討會都選擇在香港舉辦。索達吉堪布向本報透露,「第五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也已定在香港舉辦。他說:「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著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台,而香港就是具備上述氣質的一座國際化城市,正適合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人匯聚一堂,拋開偏見與爭執,合力尋求醫治人類社會現代病的路徑。」

  索達吉堪布表示,每一年的研討主題都是由世界青年佛學研究會的幾位負責人與相關學者經過長時間思考,圍繞世界及中國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事件擬定多個話題,再經過討論后才確定。明年研討會的主題目前還未確定,但會繼續關注社會現實、鼓勵跨宗教對話。

  在研討會閉幕時,主辦方發起了一個「2015『理想地球』論文大賽」,邀請學者及青年學員研讀《佛子行淺釋》、《弟子規另解》兩本讀物,并於來年發表論文,闡述獨到的觀點。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