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南昌民俗博物馆无处安身

2014-08-18
来源:

   栖身贺龙指挥部旧址26年


  南昌民俗博物馆无处安身
 
  面对已经摘掉牌匾的大门,南昌市民俗博物馆的馆长梅联华深感忧心。建於1988年的「南昌民俗博物馆」,曾开创了江西民俗文化研究的先河,26年来南昌民俗博物馆一直栖身於南昌子固路贺龙指挥部旧址的二楼、三楼。作为江西省唯一的专业性民俗博物馆,从南昌民俗风情到江西绣品工艺,赣文化特色的民俗文物在这里都可以欣赏到。眼下,为了该旧址的保护,有关部门要求博物馆在今年12月以前搬出旧址,而搬至何处,目前未知。香港商报记者 叶田
 
  与南昌城有不解之缘
 
  梅联华是西汉时期豫章郡南昌县尉梅福的63世后裔,他觉得骨子里就带着家族与南昌城的不解之缘。他从1997年起担任博物馆的第三任掌门人,18年以来,这个馆址窄小的博物馆从藏品稀少、经费紧缺,到现在馆藏不断充实,陈列不断更新,并经常有一些与百姓互动的民俗活动。现在馆内基本陈列有南昌古城风貌、南昌风土人情、南昌婚俗、南昌人生礼仪、南昌生育文化习俗展和南昌农业习俗展,不久前入选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贺龙指挥部旧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景点之一,南昌市民俗博物馆设在旧址内不利於旧址的保护,也无法复原当年的场景。」梅联华说,将民俗博物馆设在旧址内,严重束缚了南昌民俗旅游事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及其下辖的4处八一起义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创办的军官教育团旧址;位於花园街2号的朱德旧居」,省市宣传部门要求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在今年12月以前搬出贺龙指挥部旧址。
 
  「安家」何处尚未落实
 
  如今这个民俗博物馆面临搬迁,却至今未找到下一个可以「安身」之处。梅联华不断通过微信、网路及各种途径,向社会呼吁对博物馆搬迁的关注,他不希望这麽宝贵的「南昌记忆」就此失去。在不久前南昌市组织的市人大代表视察全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活动中,包括梅联华在内的12名南昌市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将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陈列移至滕王阁景区。梅联华说,民俗博物馆设在旧址内不利於旧址的保护,也让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及功能发挥严重受束缚。滕王阁景区新扩建工程即将完工,如果将民俗博物馆搬至滕王阁新扩地址,可与江南名楼滕王阁相得益彰,既让民俗文化有更好的展示空间,也可丰富滕王阁及抚河沿岸的文化景观,成为独具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博物馆是文化的殿堂,它既是一个权威存在,又是一个不同於学校与书店的求知场所。它带有更浓的休镕味道,既可以传承文化,又可以勾起历史记忆,还可以让人们感受时代变迁和生活巨变。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建筑逐渐取代旧建筑,新的生活方式取代旧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是新旧更替的必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化遗产完全做到独善其身几乎不可能,但如何使博物馆这样的文化载体「延年益寿」,的确应该得到重视。
 
  对真实文化遗产视而不见
 
  时代变迁,人们的求知意识却并没有淡出,并且以各种方式在寻乡愁、访记忆、追传统。一方面是到处在矫情地建造仿古建筑、打造所谓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却又对摆在身边的真实的文化遗产视而不见,让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步入「无处安身」的境地。而博物馆一方面握着大量的珍贵资源,另一方面却面临着生存危机,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与隐痛。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旁,胜利路等繁华街道近在咫尺。这个小小的展览馆,每天的参观者多的时候也能达上千人。它的搬迁困境也引发了市民的关注,南昌市民们的呼声是,不管搬迁何处,真心希望越搬越好。
 
  记者问梅联华,如果没有找到可以搬迁的地方,这些馆藏物品将怎麽处理?他说:「等天凉,进仓库……」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