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培育人才 從改善教育着手

2014-09-04
来源: 香港商报

   每名香港兒童和青年都有公平機會接受教育,而政府的角色就是盡量去幫助他們。眾所周知,香港沒有什麼天然資源,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才。香港是國際都市,資訊流通,相比很多其他地方的年輕人,香港年輕人對世界的了解更全面。理論上,香港要培育出國際級的人才,並不困難。不過,我們常常聽到香港本土沒有頂尖人才。

  15年免費教育應加速推行

  本人的選區是新界東,不少當區的家長都向我表示希望盡快推行15年免費教育。較早前,天水圍有幼稚園因為業主加租面臨迫遷,將軍澳也曾發生類似事件而要向本人求助,令家長、學生、教師都很徬徨。對此,政府應該積極檢討,予以改善。例如:日後可於批地條款中,加入提供地方以作幼稚園之用,或可於土地資源較充足的新界區先行先試,如此或可避免迫遷事件重演。教育局和發展局在這方面可以協調一下,甚至可以探討開辦官立幼稚園的可行性。總之,15年免費教育,民意清晰,希望政府加快推行。

  推「生涯規劃」目標正確

  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開展「生涯規劃」,將就業輔導加入高中教育。學業和就業要銜接得好,才可避免畢業等於失業。最近,我看過一些資料,發覺一些先進國家的政府對教育的看法有所改變。他們發現自己的教育制度培訓太多市場不需要的技術,以致很多大學生要做低薪工作,而一些行業就長期人手不足。例如加拿大有51%的國民擁有專上學歷,比例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之冠。不過,它同時也是當中有最多大專畢業生從事低薪工作的國家。故此,難以將加國的教育政策簡單歸類為「好」或「不好」,政策始終要同實際情況結合。其實,香港也面對類似的問題,所以特首推動高中「生涯規劃」,十分正確。

  增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

  此外,不少同學和家長都很關心大專學生貸款的利率。經過長時間爭取之後,我樂見利率下降至一個合理的水平。不過,我仍希望學生在學期間不用計算利息,待他們畢業後才還款,這樣可以減輕大學同學的壓力,讓他們專心學習。
 
  最後,很多正在進修的年輕人,都期望可以增加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我辦事處的兩位助理都受惠於持續進修基金,分別讀法律和工商管理,並剛剛進修完畢。希望政府增加資助上限至兩萬元,以鼓勵更多年輕人自我增值。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