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佛教中醫結合 解決心事

2014-10-12
来源:香港商报

中医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针对烦恼做处理

  在緣起的世間,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現象。佛陀經常以法療治眾生貪、嗔、癡的疾病,因此,經典中喻「佛為醫師,法為藥方,僧為看護,眾生如病人」。佛教的調心理論認為,世間的一切都由心所創造,所以佛教所有法門都是在清净自心。中醫的調心理論是以形神關系、五臟與神志、七情、陰陽五行為理論依據,以闡述中醫注重身心的調和,調心也調身。台灣南華大學生死學系釋永有博士認為,佛教以心法為藥方,醫治眾生的貪、嗔、癡,所以應把佛學當作是一種心靈提升的妙方、生命醒悟的智慧,把中醫當成是濟世救人的良方。佛學與中醫的整合能夠幫助這個世界找到一條最好的道路,人人可學,人人可用。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佛陀是佛教的醫學祖師

  釋永有博士日前在第九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佛教與中醫調心理論之比較研究》的演講,她在演講中表示,佛教從心理方面解決煩惱,解脫涅槃,中醫用生理論心理治療疾病,療愈疾病,由於身心互相影響,因此釋永有博士提出整合佛教與中醫,來解決人類的「心事」。佛陀年輕時曾經學過五明之一的醫方明,找出四大不調、寒熱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療的一門學問。佛教經典中有關醫療方面的記載更是不勝枚舉,如:《佛醫經》、《醫喻經》、《治禪病秘要經》等,都有談及醫藥的問題。因此,如果說佛教的醫學祖師是佛陀是最恰當不過,因為佛陀不僅治療眾生身體上的疾病,更擅於對治眾生各種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較於世間的醫生,恐怕不能洞察人類生老病死的根源,也無法治愈人生的煩惱與業障。佛陀是偉大的醫生,他能覺悟世間生老病死的根源,引導世人得到身心愉快的生活。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佛陀為諸比丘說風、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種良藥可醫治,即風患者,蘇及蘇所作飯食為良藥;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飯食為良藥;若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飯食為良藥。此外,佛陀又說貪慾、嗔恚、愚癡也是人類三大患,此三大患分別以不净、慈心、智慧等三藥對治。這是佛陀教導眾生救濟調和身心病苦的良方。

  佛教重心理中醫重生理

  中醫將病因分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與外感六淫(寒、暑、燥、熱、濕、風),七情被認為是生病的主因。中醫從內外因來談疾病產生的原因,與佛經闡述者頗多相似之處。《摩訶止觀》亦指出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六種,即四大不調、飲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所擾、惡業所起。談到佛教與中醫的不同之處,釋永有博士表示,中醫用藥來做心理疾病的治療,心理的問題只能夠借著藥物來調理,來理氣,來安神,但是真正的心理上的問題并沒有能夠有一種直接的輔導作用。佛教在這一方面就比較能夠著力。佛教并不用藥,可是它卻能夠教導一個人如何觀察心念,如何注意自己情緒的生起、觀察煩惱的根源。佛教講究心平氣和、心安神靜。是由心理的修行力量來達到,而中醫是使用藥物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來達到這種安神、安定的效果。所以兩者著手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一個著重心理,另外一個是著重生理。

  兩者結合調身調心

  釋永有博士表示,佛教認為,貪、嗔、癡是根本煩惱,由這三種煩惱又產生許多的煩惱。煩惱擾亂人心,讓人心不得清净、安定、快樂。「心」本身是一個主持人,因為它總管了氣血的運作。若氣血運行不良,將會影響到人的心理,而當身體有狀况、氣血運行不佳的時候,也會導致一個人的心情、情緒失控,此即所謂身心相依存的道理。佛教與中醫在「調心」這一點根本上是彼此認同的,只是方法的不同。中醫調心會從身體方面調起,中醫講究吃藥、運動、親近大自然;佛教就是用法會、誦經、持咒作為藥方,也有打坐后的經行、走路、跑香等方法。至於真正的心理疾病的治療,中醫能夠對症下藥,實際的幫助一個人,實際的讓一個人情緒穩定下來。佛教的方式除了自力為主之外,也有因堅定的信仰得到感應,而療愈了身心疾病。學佛可以是一種信仰,但也可以把佛學當成是生命的科學、人生的智慧來看待。因此,釋永有博士建議,學中醫的人來學佛,學佛的人來學中醫。可以當一個佛教的醫師,或者是當一個醫師又懂得佛法的人。學中醫可學到調養身心之道,學佛可平靜心情,善用智慧解決人生問題。中醫針對疾病做治療,佛教針對煩惱作處理。中醫可以協助一個人調身調心,佛學可以幫助一個人長智慧跟慈悲。中醫治療人的一生當中可能會有的心理狀况,而佛教是處理生生世世的生死問題。因此在時間上雖然有所不同,可是處理生死問題的時候,需要醫學來協助人的身心健康。而處理身心健康的問題,也不能忽略心靈的提升。因此如果兩者做一個整合,可以對人做全方位的關照。不只是照顧到身體,不只是照顧到心理,還照顧到人的靈性成長,這會是一個全方位的理想的全人照顧的方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