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今之教者,呻其占半,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學記》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學專論,其作者相傳是孟子的弟子樂正克,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的話,那麼《學記》應該是兩千三百多年前的著作了。樂正克是孟軻老師班上的尖子生,他后來在儒家獨立成一派,稱為「樂正氏之儒」。
應試教育產生了厭學現象,其實這種現象在戰國的時候就有了。《學記》認為其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教育者方法的失當。此書羅列當時教育界一些失職的現象:在教學過程中,只知道一味讓學生朗讀,朗讀的課程往往占了教學一半以上的時間,「呻其占半」;講解的時候又不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管一味地灌輸,盡是老師的一言堂,「多其訊言」。
尤其有意思的是,《學記》還講到了一些老師只管趕教學進度,三五兩下將課程一股腦兒講完,也不管學生的接受程度如何,「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教書的趕速度,讀書的哪里能心安?
教學者只管自己一條路跑到底,不顧學生感受如何,自然也就和被教育者隔膜開來,彼此沒有互動溝通,根本談不上根據學生的內心需求來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使人不由其誠」,誠者,心也。教育者對被教育者完全不了解,當然也就沒法因材施教了,「教人不盡其材」。
《學記》認為這種生硬的教育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教與學的惡性循環,教育的措施悖論,得到的結果也違背本意,「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佛即拂,違背的意思。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這種現象呢?第一,「豫」,即預備,「禁於未發」,趁著學生的厭學情緒還處在萌芽狀態的時候就及時干預。第二,「時」,就是抓住時機,抓住契機,及時介入,適時引導,將學生引入最佳境界。其實,在教育的過程中,往往有一些關鍵點,例如學生求知欲最強的時候,學習興趣最濃厚的時候,捕捉到這些點,就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第三,「孫」,「順」的意思,順著教育程序,順著學生的年齡發育特徵,循序漸進,漸入佳境,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不凌節而施之」,所謂節,就是指學生的年齡、智商、教育程度等,這個「凌節」用得很形象,按照現在的理解,是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冒進地實施教育措施,如同凌駕其上,踐踏其上,好好一株秧苗,被粗暴的教學給毀了。第四,「摩」,就是指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切磋,這是將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中。
如果違背這四項教育原則,就會帶來消極的教學后果。沒有及時防治,在厭學情緒明顯的時候再去介入,就會讓學生產生底觸現象,「則捍格而不勝」,捍格者,即底觸情緒。如果錯過最佳時機去實施教育,就費力不討好了,「則勤苦而難成」。不按照科學程式施教,就會雜亂無章,導致學業不修。如果不提倡學生間互動切磋,就會「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