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過雲樓為江南名門望族顧氏之私家藏書樓,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之稱,以藏有宋元以來佳槧名抄、珍秘善本、書畫精品聞名遐邇。自清同治以來,已超過六代,歷經百餘年清芬世守、遞藏有緒,在中國收藏史上罕有其匹。半個世紀后,顧氏家族過雲樓的藏書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從3年前的「驚世一拍」到如今的音樂劇呈現,《錦繡過雲樓》12日在深圳對觀眾揭開神秘面紗。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出品的音樂劇《錦繡過雲樓》在深圳大劇院上演,它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場波瀾壯闊、悲歡離合的文明保衛戰,該劇以蘇州過雲樓的第三代樓主顧麟士為原型,通過顧氏家族以書傳家、以身護書的故事,演繹了過雲樓的滄桑巨變。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過雲樓是蘇州怡園主人、著名書畫家顧文彬收藏文物書畫和古董的地方,享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譽,歷經三代集腋成裘,到其孫顧麟士手中達到鼎盛,收藏了大量宋元版的珍本、善本、孤本古籍,其中大型類書《錦繡萬花谷》是海內外最大部頭的宋版書,可謂無價之寶,因此,在當時就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的說法。當過雲樓傳至第四代,即顧麟士的兩個兒子顧公雄、顧公碩手中時,遭遇了日軍侵華。日本人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將值錢的文物古董或搶或毀。當戰火逼近姑蘇城,顧氏一家為保家中藏書,在烽火中將最重要的部分書籍、文物轉移至上海租界,其餘則掩埋於地下,而青銅古董則投擲於井中。戰事稍緩,顧家人回到蘇州,發現未來得及帶走的文物與投於井中的古董皆被搶走或毀壞,而埋於地下的典籍也發霉受損,但總算保下了家中所藏最珍貴部分。
過雲樓「變身」音樂劇
2012年,「過雲樓」闖進了公眾的視野,由宋版《錦繡萬花谷》領銜的過雲樓藏書被江蘇鳳凰傳媒集團以2.162億元成功競得,創造了中國古籍善本拍賣價格的最高紀錄。隨后,鳳凰集團與南京圖書館聯手使餘下1/4藏書回歸江蘇。而天價藏書「回家」之后,鳳凰傳媒集團圍繞著「過雲樓」展開了深度開發,使其成為公共財富。除了影印出版、創作小說、拍攝影視之外,如今又斥資將過雲樓的「藏書傳奇」首度搬上舞臺,打造了一臺大型原創音樂劇《錦繡過雲樓》。
《錦繡過雲樓》的主策劃和編劇葉建成介紹說:「買下天價藏書之后,鳳凰傳媒集團圍繞著『過雲樓』展開了全方位的深度開發,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公共財富。除了影印出版、創作小說、拍攝影視之外,如今又將過雲樓的藏書傳奇首度搬上舞臺。」
葉建成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兼鳳凰藝術有限公司、上海鳳凰音樂劇演藝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對過雲樓的歷史淵源和顧氏家族的來龍去脈都做過深入研究,到南京、蘇州等博物館踏查過雲樓所藏,并采訪了顧氏后人。葉建成表示:「我們的故事不單是傳奇,不單是淒美的愛情,更展現了中華文化五千年的傳承。觀眾可以看到一個記憶中的大美江南,真切感受到中國人在國難當頭的家國情懷。」音樂劇《錦繡過雲樓》的情節是浪漫而曲折的。收藏大家顧麟士四處奔波,矢志尋訪祖上幾代人尋覓未得的稀世古籍《錦繡萬花谷》,以不負「過雲樓收藏甲江南」的譽稱。楓橋碼頭,顧麟士與家中落難的虞枕書偶遇。他們相逢、相戀、相愛,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虞枕書隨嫁妝將秘藏的《錦繡萬花谷》帶入了過雲樓。顧麟士抱得美人歸,又得鎮樓之寶,雙喜臨門。怎奈何,腥風血雨中的國難當頭,粉牆黛瓦下的家族興衰,顧麟士、虞枕書相知、相依、相守,與稀世珍寶一道經歷了跌宕起伏、悲歡離合的命運。
故事中,在詩書詞話間、在曲茶繡玉處,有以書為媒的愛情浪漫,有吟詠潑墨的文人雅集,有清雅溫婉的南國景色,有吳地姑蘇的聲聲韻律。宛如讓人走進了如詩如畫的大美江南,走進了書香四溢的過雲樓,走進了悠久精妙的中華文化,走進了蕩氣回腸的文化守望。
音樂劇中加入昆曲元素
音樂劇的制作班底集結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著名音樂劇導演陳蔚執導,兩位國家一級演員湯子星、呂薇分飾男女主角,舞美、燈光、服飾都起用了超強團隊。整個舞臺布景唯美而不花俏,用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假山修竹,在舞臺上打造了一個江南水鄉。演員的服飾亦頗為講究,以暖色調為主,將民國江南文人鄉紳與市井小民的形象刻畫得頗為到位。從音樂效果來看,全劇亦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音樂由作曲大師金復載先生擔綱制作,他是著名的「雅俗共賞」的音樂雜家。在此劇中,他將昆曲、評彈、江蘇民歌等江南音樂巧妙結合,為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又混搭了交響樂、流行樂的唱段,不同的音樂種類混搭在一起,并未讓觀眾有突兀、違和之感。相反,不同類型的音樂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現,很好地調動了現場氣氛和觀眾情緒。
整場音樂劇充滿了濃濃的文人氣息,且處處展現了江南之美。且不說服裝、舞美、道具,無處不在的蘇州口音,就連昆曲元素也被搬上舞臺。在「過雲樓」樓主舉辦的怡園雅集上,江蘇省昆名角龔隱雷以《牡丹亭》中杜麗娘的裝扮亮相,唱了一段原汁原味的昆曲選段《皂羅袍》,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