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非子的書中,對老師荀子談得不是很多,但是不管是人性論,還是在社會治理上,還是跟老師學到很多。這里不能不說一下韓非子的老師荀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趙國人,是儒家一等一的大師,荀子也曾到過秦國,對秦國的法治印象很深,非常仰慕。荀子在楚國教韓非子和李斯「帝王之術」。教帝王之術從哪里開始?從認識人性開始。這是荀子老師教給他的最大心法。
荀子的立論是性惡,「其善者偽也。」韓非子的人性論,就是繼承了荀子的性惡說,但是,他走得更遠。他認為人性是惡的,人性之惡不會改變,這就只能用法來治理。韓非子認為,君主要統治天下,必須依據人性人情。人性飢而食,寒而衣,渴而飲,自私自利,趨利避害,這正是法制可立、賞罰可施的人性基礎。韓非子從小在宮中長大,是宗室公子。戰國時期,子弒父,臣弒君,種種亂象,比比皆是,觸目驚心。他對於人性的體會,非常人可比。君王應當能夠按照人性本來的面目來觀察人,了解人,明白人,能夠體察到人的真正圖謀是什麼。
韓非子善於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人性。鱔魚的形狀像蛇,蠶的形狀像毛蟲。人看到蛇就會驚恐萬分,看見毛蟲就會汗毛倒豎。可是,捕魚者抓鱔魚,婦女拾蠶,因為利益所在,都變成勇士了。
韓非子也善於從家庭生活中體察人性。有巨大財富的家庭,其子女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幸福和睦,因為他們貪求利益的心情太過於迫切。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為爭奪國君的位置殺了他的哥哥,因為當國君的利益誘惑實在太大了。戰國時期,臣弒君,子弒父,劫殺的結果,能統治大國而享有大利。父子尚且如此,君臣之間,沒有父子兄弟的親情,那麼群臣有哪一個不想謀反作亂呢?只是時機沒有成熟罷了。
韓非子還善於從國與國的交往中觀察人性。從前晉文公出國流亡,經過鄭國,鄭國國君對他無禮。鄭國大夫叔瞻進諫說:「這是一位賢德的公子,君主您應該厚禮招待他,可以借此積下您的恩德。」鄭國的君主不聽。叔瞻又進諫說:「您不能厚禮接待他,不如把他殺了,不要留有后患。」鄭國的國君也不聽。后來晉文公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把鄭國打得大敗,奪取了鄭國8座城池。
還有一個故事。楚王派人到秦國去,秦王對來訪的楚國人很禮貌。秦王說:「敵國有賢德之人,是我秦國的憂患啊。現在楚國的使者如此賢德,我很擔心秦國的未來。」群臣勸諫道:「大王何不與他深交而暗中收買他,并暗暗向楚國放風。楚國認為他已經被外國利用,一定會殺了他。」
韓非子還善於在戰爭中觀察人性。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鄭武公是春秋初期鄭國的君主,他想滅掉位於今河南郾城縣一帶的胡國。他并不是直接向胡國宣戰,而是先把自己亭亭玉立的女兒嫁給胡國的國君,兩國結為「秦晉之好」,成了親家!此后的一天,鄭武公在朝上問群臣說:「我國地少人多,必須擴大地盤,請問哪些國家可以攻打呢?」大臣們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開了,氣氛很熱烈。有位大臣名叫關其思,他上前奏道:「胡國可以攻打。」鄭武公聽到關其思的稟奏后沉默了一會兒,忽然拍案大怒,殺了關其思。鄭武公說:「胡國,是鄭國的兄弟之國。你卻說要攻打它,是什麼意思?」隨后,又悄悄派人把關其思被殺掉的消息傳到胡國。胡國國君娶了鄭國的公主,又聽說主張攻打胡國的大臣關其思被殺了,認為鄭國是親近自己的,對老丈人的防備完全解除了。恰恰就在這時,一個月黑風高夜,鄭國偷襲胡國,攻占了它,胡國國君在冲出宮時被亂箭射死。胡國隨即滅亡。這叫兵不厭詐。
韓望喜,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候任外交官,長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兩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著有《善與美的人性》、《人文頌》等。中央電視台理論專題片《道德的力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深圳市民行為道德規範》的主要執筆人之一。自2005年起兼任深圳電台新聞頻率FM89.8《希望對話》欄目的嘉賓主持,講述先秦諸子超過300講。2014年中華書局出版《韓望喜正解中華經典》。
韓望喜個人網站:www.hanwangx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