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研究院廖寶秀到深圳舉辦講座,從唐代的煮茶或煎茶法,到宋代的點茶法,元代是末茶和葉茶的過渡時期,直到明清及現在的泡茶。廖寶秀以豐富的實物和圖像資料,為記者介紹傳世或出土歷代茶器,講解不同時代流行的茶飲方式。通過精美的茶器,領略悠久的茶飲歷史,體會到古人如何藉由日常的飲茶,伴隨琴、棋、書、畫、焚香、插花、詩曲、盆栽、盆石等藝術活動,使得品茶更富生活情趣與文化內涵。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廖寶秀介紹,中國飲茶歷史悠久,相傳從神農氏開始,但是當時只做藥飲。正式在文獻中出現,是西漢宣帝時期四川王褒所著的《僮約》中的記載。據考證,四川也是中國最早培植飲用茶的地區。但是只看那些隻言片語,無法推測當時人的飲茶方式。直到唐以前,飲茶風尚還基本流行在江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唐之后才普及全國。到開元時期,飲茶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陸羽《茶經》的問世,實際上是把吃茶飲茶推到了藝術層面。
唐代煮茶風行於文人僧道之間
廖寶秀說,煮茶為唐代的主要煮飲方式,風行於文人、僧道之間。茶聖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曾專論茶的煎煮操作方式,唐人所吃的茶是餅茶(類似於今天的普洱),餅茶是經過「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繁雜工序而成,至於煮法則經歷繁瑣的工序,如茶餅的研磨、篩末、煮茶、加鹽、攪拌、湯花的掌控等等,直至分茶,將煮好的茶分斟到不同的碗里。整個過程需要24種茶器,可見吃茶并不是簡單的事情。「法門寺出土的大量關於茶的文物有助於我們研究唐時飲茶方式,但是現在法門寺表演的唐時茶道有很多錯誤,基本是表演性質,比如把燒香的琥珀香器當成了茶爐煮水,不相干的東西當成了茶末盒,這個不是很嚴謹,反倒是臺灣自然博物館從日本回收的一套明器滑石茶具比較清晰。」關於茶具,廖寶秀說:「各地出土的唐代茶碗和茶托很多,像白居易住宅出土的就是邢窯的白瓷盞,寧波出土了青瓷盞,長沙出土了釉下褐彩,唐代最出名的應該是南青北白瓷,青則茶色綠,白則茶色丹。臺北故宮藏的《宮樂圖》中,宮女們喝茶用的就是青瓷盞。但是并不絕對,士大夫階層依據自己的審美挑選自己喜歡的茶器,并沒有統領天下的單一標準。」
廖寶秀介紹,根據現在的文獻,陸羽之前,沒有關於飲茶程序的敘述。以一定方式煎煮茶,始於陸羽。「唐代茶風的開展和蔓延與宗教場所有很大關系,尤其是禪院,學禪要不眠且清醒,所以茶有很大作用。長安各大寺廟的飲茶之風大興,與此有很大關聯,陸羽自幼生長在禪院,他所記載的或許和寺廟推崇的禪理、規範有很大關系。」由於陸羽的推動,飲茶風氣開始在文人間流行。陸羽和張志和、顏真卿都有酬暢往來,加速了文人的茶詩唱和。唐中葉之后,茶詩成為重要的詩歌題材,劉禹錫、白居易都寫過不少茶詩,他們喝茶品茗,不是單為解渴,而是上升為精神領域的活動。
廖寶秀
廖寶秀研究員畢業於美國東華盛頓大學藝術史系,是日本關西學院大學美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臺北故宮博物院干事、編輯和研究員,是中國古陶瓷研究專家。近年出版專著如:《茶韻茗事-故宮茶話》、《華麗彩瓷-乾隆洋彩》、《也可以清心茶事狺茶器狺茶畫》、《故宮藏瓷大系宣德之部上》、《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宋代吃茶法與茶器之研究》,并曾策劃臺北故宮博物院展覽「明代宣德官窯精華特展」、「文學名著與美術特展-器物篇」、「也可以清心茶器狺茶事狺茶畫」、「新裝飾的時代-明代前期的官營作坊」、「品茶之道-亞洲茶文化」、「華麗彩瓷-乾隆洋彩特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