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宋朝斗茶成為風尚

2015-05-25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宋代的飲茶還是以團茶和草茶為主。「當時江浙生產的日鑄、雙井等茶應該是草茶,也是研磨成碎末后食用,是一般人飲用的茶,而且在寺廟很流行。草茶的品飲方式后來通過禪院傳到了日本。」廖寶秀說,宋代文人崇尚團茶,主要特點在於進貢的團茶制造作考究,太宗時代就開始建立轉運使監造貢茶,有龍鳳團模型,后來做過轉運使的蔡襄又做過小龍團的餅茶,北宋士大夫的詩中都有記載。

  當時的龍鳳團餅非常珍貴,宋徽宗的《大觀茶論》、趙汝礪的《北苑別錄》中都有很詳盡的記載,制造工序為采摘、揀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和過黃七道工序。廖寶秀說到,「一般人喝不到龍鳳團餅。歐陽修記載,他當官員20年才4個人分到一餅龍團。而且最好的龍團是喝不到的,他們飲用的應該是大龍團,精緻的小龍團只能皇家享用。」

  宋改煎煮為點茶,其獨特的點茶擊拂方式,包括斗茶的流行,都使宋的喝茶方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極致。在廖寶秀看來,宋代的點茶文化,已經上升到了藝術體系中。

  「點茶的點,是滴注的意思,湯為沸水,宋人把茶末放在茶盞里,以茶瓶注湯點綴。這個也得先碾碎成末,首先把團茶放在絹紙密裹,先烘焙,再錘碎,然后放在茶碾或者茶磨中磨碎,羅篩。」點茶分成兩種,一種就是一般的末茶,包括江浙的草茶也是磨成末,然后點茶飲用;另一種是專門的斗茶。廖寶秀說:「斗茶講究點茶技巧,過程中茶湯的變化會影響勝負。斗茶進行時,必須節制注湯,把茶末與湯調制成濃稠的乳膠狀,再注湯到六分,以茶筅擊拂攪勻,產生湯花,這和輕重緩急、茶末細碎度、擊拂力量關系都很大。湯花浮面不退,在杯壁上咬盞的不錯,茶末與湯分開,雲腳散會出現水痕,那就輸了。」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