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別讓“不希望接班”成為一種軟暴力

2015-05-29
来源:光明網

  肖長江是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心血管內科、重症醫學科的主任、教授。他的工作時長代表了多數醫生的現狀。肖長江說,他每周正常上班時間是5天半(44小時),加班屬於“家常便飯”,公休假更是沒休過一次完整的。(5月28日《瀟湘晨報》)

  醫生是為人們守護健康的職業,但實際上,只有7.26%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很好”。此外,6成以上接受調查的醫生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且不希望自己的兒女繼續從事這份工作……這些數據,來自5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

  根據這些調查數據,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尷尬的存在:當我們對醫生致以“白衣天使”的尊崇,卻有一半以上的醫生,以“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繼續從事這份工作”表達對自己職業的抱怨。收入不滿意、工作壓力大,甚至還要面對逼仄的醫患關系,醫生的職業疲憊,應是可想而知的。

  基於個體的職業體感,對自己子女的職業選擇做出某種傾向性的期許,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便不去論及醫生這個職業本身“懸壺濟世”的重要性,作為社會分工中的一項選擇,它仍需回歸到理性而客觀的審視。

  准確來說,對收入的不滿意,本身就是職業大環境中的普遍心聲,再者說,滿意不滿意,本就是難以衡量的個體感受;工作壓力大,或是因於醫生本身的職業特點,而這也與當下醫療資源供給與需求間矛盾突出,有著直接的關聯,而這是可以隨著社會積累的增加而得以改善;而逼仄的醫患關系,雖是醫生們不得不面臨的現實環境,但從根本上說,這並不是醫生這個職業所必然面對的,它依然是某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呈現出的矛盾井噴。換言之,“做一行恨一行”,並非醫生這個職業天然的特點,在各種壓力包圍下、職業疲憊漸顯的大背景下,不同行業面對不同的職業壓力。

  當然,對醫生職業本身的審慎觀察,只是為了厘清對一個職業的認知,而對“不希望接班”的有保留性的認可,更多的是對基於權利自由下個體選擇的尊重。在職業選擇上,每一個人應該是自由的,作為父母,固然是可以對子女的職業選擇,做出適當的引導和介入,但是,如果因為認知上的偏差,而以有色眼鏡去看待它,進而以“不希望接班”的悍然影響兒女們的“職業選擇”,這很可能落入“職業幹涉”的簡單粗暴,。即便是一種善意的期許,但仍可能成為難以推卻的軟暴力。

  職業,是一種分工,更是一種人生選擇,到底該何去何從,應是個人自主下的抉擇。現實的晦暗,應是敵不過選擇的自由。於此而言,別讓“不希望接班”成為一種軟暴力。(高亞洲)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