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衙內”倒了,政商關系正常了嗎

2015-05-28
来源:鳳凰評論

 

  中國病態的政商關系,在大力反腐的進程中被一再呈現。最近,財新周刊一組六萬字的報道,給世人再次展現一個值得深入剖析的案例。

  趙晉,在曾位居江蘇省委常委的父親的庇蔭下,21歲建立公司涉足商業江湖,此後20年時間縱橫大江南北。2014年,這位土豪“失蹤”,有消息說是被相關部門控制。

  看看能和他相聯系的官員名字,就知道他曾在多少地方呼風喚雨——原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長武長順,原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敏,原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何家成……實際的官員名單,顯然遠遠不止這些。

  官商勾結的故事我們聽過太多,荒誕的主題大體相同,有差異的只是劇本細節。“趙衙內”的故事讓人深感觸動的是,他始終專注房地產領域,在多個城市遺留下問題重重的住宅,但此前在官員的保護傘下,居民往往維權無門。在那些買房的人眼中,官商勾結不再是空洞的詞彙,畸形政商關系遺留下的危害,對很多普通人來說,一輩子難以抹去。

  “趙衙內”的發跡史,是一部企業野蠻生長的大戲,這出戲在過去20年具有相當典型性。其後更大的背景,是政府主導下的“趕超式”發展。地方政府深度介入經濟發展,需要一些精明的企業家,來將土地等資源收益最大化。與此同時,官員所掌控的權力,也得到了利益最大化的機會。

  可以看到,“趙衙內”從地方政府所得到的好處,不僅是優質的土地資源,還有權力所提供的各種保護。這種保護既為了明面上的政績,也為了暗地裏的利益收割。官員對商人的縱容和勾結,是“發展經濟”這一堂皇理由下生長出的“惡之花”。在扭曲的政商關系中如魚得水的官員,往往是所謂的“能官幹吏”。他們利用企業家,也被企業家利用,在深度合謀下,實現了“共贏”。

  所以,反思畸形的政商關系,除了反腐邏輯下的約束權力,更重要的是反思政府在發展經濟中的角色。賦予官員多大的直接涉足經濟發展的權力,就留下多大濫用權力的隱患。因政商關系而廣受關注的王健林說,他處理該問題的原則是“親近政府,遠離政治”。但同是知名企業家的王石曾有疑問:“若薄(熙來)不出事,企業家能躲過他嗎?”重建良性的政商關系,無法回避“王石之問”。

  最近,“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談經濟形勢時提到——黨和政府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確的,對企業家的支持是一貫的。如果從政商關系的角度理解這句話,企業家是市場化發展的“主角”,政府的角色是“支持”。最好的支持,顯然不是過去常見的利益至上、不分是非的“保護”,更不是越俎代庖地導演企業發跡大戲,而是提供透明、法治的環境。

  互聯網+時代,創業風起雲湧,辨明政府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角色,重構健康的政商關系,是對所有企業家或潛在企業家最好的支持。(作者:敬一山)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