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0

古代的飲酒文化

2015-06-0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在中國古代,人們喜歡喝溫酒。溫酒不傷脾胃,能夠起到保健作用。同時,經過溫熱的酒,喝起來更加綿甜可口,可以讓人體會到「溫酒澆枯腸,戢戢生小詩」的意境。此外,溫酒還有加熱滅菌的功能。

  因為常常要溫酒,便有了專門用來溫酒的溫酒器。關於溫酒器的記載,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漢代,人們把這種溫酒器叫「樽」,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詩中吟詠:「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由於氣候原因,三國時期南北方的飲酒習慣略有不同。

  南方人用一種極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據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三國曹魏時代,鄭公愨及其幕僚們發明了一種碧筒飲。所謂碧筒飲,就是采摘剛剛冒出水面的新鮮荷葉盛酒,再將葉心捅破,使莖葉相通,然后從莖管中吸酒。酒香夾裹著蓮香,實在是香冷美妙的天然飲品。

  魏晉不愧為「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除了充滿想象力的碧筒飲,更有巧奪天工的鸚鵡螺杯。現藏南京博物館的鸚鵡螺杯,高10.2厘米,寬13.3厘米,敞口外撇,依照鸚鵡螺殼的自然形態制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鸚鵡螺杯,這隻鸚鵡螺杯不僅美麗非凡,還有藏酒的妙用。原來,鸚鵡螺殼內有許多隔層,隔層間有小孔相通,倒酒時,酒從小孔流入每個隔層中,使人不能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無形中,為那些不擅飲酒的人提供了藏酒的機妙。

  而在北方,人們更喜歡用可以溫酒的銅酒樽。曹植的《七啟》:「盛以翠樽,酌以雕觴。浮蟻鼎沸,酷烈馨香」,寫的就是銅酒樽溫酒,那熱氣騰騰的景象。三國時期,以蒸餾法造酒的技術尚未發明,人們飲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釀成的酒。這樣釀出的酒,酒面上會浮起一層淡綠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這層糟沫,稱為「浮蟻」或「綠蟻」。詩中的「浮蟻」,指的就是酒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