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台灣舉行抗戰“閱兵”,幹嘛這么糾結?

2015-07-06
来源:海外網

  關注國內新聞的人都知道,今年9月3日,中國將首次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閱兵。在全國人民盼望著這一次盛(san)大(tian)活(lian)動(jia)的時候,海峽對岸同樣開展了一場閱兵。

  據台灣媒體報道,7月4日,台灣當局在新竹湖口“國家閱兵台”舉行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檢閱了部隊。

  孔子說過:“必也,其先正名乎!”但相比於大陸抗戰紀念的高調和直接,台灣方面則顯得“名不正言不順”,欲說還休。比如,將這次閱兵結合在台軍“漢光31號”軍演的戰力展示之中,盡量避免“抗日”主題,甚至大標語上“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幾個字,都是迫於輿論壓力才在閱兵前夜匆匆加上的。而且沒邀請到日本“駐台代表”,只請到了日本交流協會的備役少將尾形誠權且作為日方代表。

  這些事實都顯示出了台灣方面對這次閱兵毫無底氣的一面,台灣在怕什么呢?

  答案很簡單,兩個字——選票。

  就在不久前,國民黨和民進黨分別推出了各自候選人,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將上演“兩個女人的對決”。在台灣的選戰中,台灣的身份定位和認同一直是選民分撥站隊的主要標准之一。而是否紀念抗戰勝利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正是國民黨當局對台灣身份的表態。

  你想啊,台灣如果以官方形式紀念抗戰勝利,就相當於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繼續存在的曆史事實,兩岸共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也可以視作“一中各表”原則的一種默契表達。但在當今的台灣,“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青年人政治參與度不斷提高,對所謂“台灣認同”的訴求更為強烈。在這一背景下,馬英九想要借抗戰強調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又怕得罪新興選民,手腳放不開,步子自然邁得不好看。

  紅蜻蜓與松花江

  現在的台灣年輕人怎么看待抗戰的曆史呢?就在不久前,台灣綠營主持人鄭弘儀在一檔新聞評論節目中說“現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想過我爸爸的感受嗎?”這一言論引起大陸網民嘲笑和痛罵,稱其“智商捉雞”。但我們如果深挖這位主持人的邏輯,可以發現他所代表的並不只是極個別人的經曆和體驗,而是一部分對“中華民國”失去認同的台灣人的政治文化訴求。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一部台灣電影,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它講述了一個大家庭在日本投降到國民政府遷台之間的曆史。電影中出現了兩首著名的歌曲,第一首是一群進步青年在酒樓上高唱的《松花江上》,另一首是一對中日夥伴作別時響起的日本民謠《紅蜻蜓》。這兩個符號體現了台灣現代性確立過程中文化根基認定的複雜性。

  在複雜的曆史文化糾葛中,當代的台灣年輕人思想似乎朝著親日的方向走去。島君早先曾在台灣有過求學經曆,對當下青年人的這種思想有一些了解。寫稿之前,島君聯系了當年結識的一位台灣同學,他怒氣沖沖地對我說:“我要更正你的表述!不是台灣閱兵,而是偽中華民國政府閱兵!”這位同學曾經說過“從國際法的角度講,台灣是日本領土。”這樣罔顧曆史事實的荒謬言論。也有同學曾對島君一本正經地說:“如果台灣一定要被一個國家統一,我希望是日本。”

  以我的經驗,這種非此即彼的中日對立思想,在年輕人中絕非少數的存在。他們會過度美化日據時代的殖民曆史,反而將台灣的光複視為外來勢力的入侵。他們贊揚日本給台灣帶來的現代化成果和社會穩定,但忽略了這些成果後面的殖民剝削和高壓統治。從乙未戰爭到霧社事件,台灣人民為了自由的鬥爭和反抗,那些國仇家恨,似乎都被選擇性地遺忘在那一曲悠揚婉轉的《紅蜻蜓》中了。

  寫到此時,我想到了《悲情城市》中的一句台詞:“你以為我們不想當中國人啊?”那究竟是什么讓台灣青年那么想拋棄“青天白日”這面旗子呢?

  認同之外,現實之中

  對於新一代的台灣年輕人來說,殖民和戒嚴只是寫在課本裏的名詞。曆史已經遙遠,但他的餘溫還未散去。比如國民黨的執政方式,正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台灣光複以後,國民黨在台灣實行物資專賣制度,將煙草、白糖等貿易壟斷。名義上作為國共內戰時期的戰略物資,實際上官商勾結走私,權貴們借機中飽私囊。1947年以此為根本原因爆發的“二二八”事件成為了國民黨在台執政的最大“黑曆史”,也是當時台灣民眾對國民政府從期待轉為失望的重要因素。曆史的車輪滾過六十多年,今天的國民黨執政者依然在犯著同樣的錯誤。從征地拆遷引發的大埔案,到近來的餿水油事件,再到房價飛升和基本工資低廉等社會問題。國民黨治下的政府和資本家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與民爭利”的行列中。往前回顧曆史,在大陸時期的國民黨何嘗不是因為同樣的錯誤丟掉的江山。

  在複雜曆史背景和不安現實的雙重擠壓下,年輕一代對“中華民國”的拋棄,以及對日本曖昧不清的態度當然是能夠理解的。如果國民黨足夠清醒,應該知道,想要拉選票,光靠一場不痛不癢的閱兵是顯然不夠的。一切行為的落腳點還是在於“發展”二字。島內選舉中,現在有一種比較強勁的聲音,就是反對打經濟牌。也就是反對以經濟發展的期許和成果來拉選票。其實,民眾不會不喜歡發展,只會畏懼發展的成果被剝奪的危險。其實香港青年幼稚政治行為的背後,表達的同樣是這種發展的焦慮。

  國民黨當局處理不好島內的分配問題,民眾把發展和開放視為洪水猛獸,把分配不公的黑鍋交給經濟發展本身來背,甚至交給兩岸的經貿合作來背,這種行為太過短視。比起“民族認同”與“政權合法性”之爭,台灣更急迫的是應該思考如何將發展的成果惠及普通民眾,尤其是當代青年。因為在認同上,無論曆史再複雜,文化再多樣,台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事實永遠不會改變。而在發展的問題上,兩岸擁有太多的共同利益,認清曆史,放眼未來,這才是兩岸關系應該走的正路。(文/春花古月)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