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烏龍茶為何「烏龍」

2015-07-1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烏龍茶亦稱青茶,屬半發酵茶,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而制成。烏龍茶中以鐵觀音和大紅袍最為著名。

  「烏龍茶」名字中的「烏龍」,福建方言的意思是「糊里糊涂」。稱為「糊里糊涂」的茶,源於當地一個傳說。傳說,當年有一位茶農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將茶青鮮葉放在竹簍里,然后背下山。山路崎嶇,在下山的過程中,竹簍里的鮮葉隨著人體上下顛簸、左右搖晃,茶青鮮葉經過碰撞后,產生了花一樣的清香。茶農將這個偶然的發現,用於茶葉加工,竟然形成了后來的一種特殊的「搖青」工藝。當時,自然科學不發達,茶農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現象,於是,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就是「糊里糊涂的茶」,烏龍茶也就成了這類茶的通俗名稱。

  傳說歸傳說,但這個故事讓人們記住了烏龍茶的「搖青」工藝,也理解了鐵觀音、大紅袍的香氣是來自「搖青」這道關鍵的工序。古時茶農覺得糊里糊涂的「搖青」工藝,現代科學給出了清晰的解釋。一般,茶農制茶時,將曬青(就是晾鮮葉)與搖青交替進行,多為三晾三搖,也有六晾六搖。搖青是使茶青葉緣相互碰撞,導致葉緣破碎,葉子中的茶多酚少量發生氧化,轉化為茶紅素,這就形成了「綠葉紅鑲邊」這個烏龍茶最顯著的特徵。另外,搖青也是茶的香氣形成的關鍵工序。經過搖青,茶青葉中內含的物質成分,由50多種增加到300多種,從而產生了花香、果香等類型的香氣。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