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凡
美國執意派軍艦游弋中國南海,表面打著亞洲「再平衡」大旗,卻掩蓋不了背后美國對大陸崛起搶奪話語權的憂慮,正如英國《衛報》所言,中盛美衰是事實,誰都不可能視若無睹。但中國崛起帶來的巨變又豈止中美大國地位之爭,看看當下的兩岸,再想想30年前台海……
人幣當台幣花時代來臨
亞洲四小龍時代,台灣創造經濟奇跡,在眾多領域都斬獲佳績,尤其在電子科技業,更是笑傲亞洲。不過,近些年大陸在經濟、科技等領域飛速發展,很多原本落后幾條街的地方,如今都能叫板台灣,甚至實現趕超。
中國紫光集團收購力成科技2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這是台灣領先幾十年的封測產業首次引進陸資。而這種策略結盟必將接踵而來,大陸以舉國之力打造的半導體自主產業鏈,將直接挑戰台廠。如果島內業者仍不思進取,優勢殆盡之時不遠矣。
無獨有偶,全球市占第一的支付寶正式進軍台灣,成為寶島第一家線下第三方支付機構。擁有很強制造能力的台灣,卻在電子商務觀念落后大陸三、五年,而移動支付更落后10年。當2014年天貓「雙十一」創下571億元世界紀錄時,台灣還未迎來「移動支付元年」,其中差距不言自明。這足以讓曾是網絡時代先行者的台灣顏面盡失,IT行業的優勢同樣面臨消弭危機。
事實上,台灣支柱產業——電子科技業的衰敗,是台灣整體經濟的縮影,更是兩岸盛衰反轉的最好例證。如今,亞洲四小龍時代已經遠去,東南亞五小虎也已經過去,大陸經濟突飛猛進,廣東、江蘇、浙江等省GDP總量早已讓台灣難以望其項背,即便看人均GDP,北京、天津等地實現趕超也不要很久。反觀台灣,Q2陷入負增長折射經濟之窘困,用台媒體的話說,「人民幣當台幣花」的時代來臨,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警訊,示警兩岸經濟實力消長,台灣已被迎頭趕上。
硬件落后軟件跟不上
台灣一邊面臨既有優勢流失,另一邊則無法建立新優勢,箇中原因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輝煌之時的台灣有雄厚的工業基礎,而蔣經國的遠見則完善了寶島的基礎設施,同時建立科技產業在技術和研發上的優勢,更有羨煞旁人的人才積累。而當下的台灣,整體無法融入經濟全球化,邊緣化危機日益加重,而個體更面臨轉型困境,在訂單下滑、競爭力下降情况下苦苦支撐。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台灣缺乏四小龍時代的勤奮精神,安於現狀、優越感十足成為青年軍的主流思想,而「小確幸」的阿Q思維更讓台灣未來的中堅力量喪失競爭力。
至於客觀原因不外乎台灣糟糕的營商環境。這種糟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所說的5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5缺,也是立場冲突、朝野惡斗、社會發展畸形扭曲的「軟件」弱勢。雖然台灣國際競爭力總體評價很高,卻是紙上談兵,引入外資慘過菲律賓就是最好的反駁。台灣經濟的攔路虎既是朝野對立拖累議案審議嚇退投資者;也是「紅色」浪潮、「立場矮化」、冲擊弱勢產業等誇大威脅論導致政策保守甚至轉彎;更是人人用批判角度看人看事,對陸資、兩岸經合處處設限,錯失發展先機導致經濟深陷泥沼爬不起來。
台灣可以固步自封,台灣可以過度自大,台灣也可以掩耳盜鈴,但兩岸盛衰轉變是事實。再用「茶葉蛋言論」自我安慰,不過是徒增笑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