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亞投行開業后的期待與猜想

2016-01-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由全球57個國家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昨天在北京正式開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業儀式并致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亞投行理事會成立大會并致辭,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當選亞投行首屆理事會主席,金立群當選亞投行首任行長。

  亞投行籌建初期應者如云,已釋放巨大的轟動效應,加之亞投行籌建過程十分順利,這次亞投行開業系列慶祝活動,已不是世界輿論聚焦的興奮點。世界的目光,正轉移至對亞投行開業后的期待與猜想,誰都想看一看,這家由中國倡議發起、中國出任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出任首任理事會主席和首任行長的多邊國際金融服務機構,將以怎樣的面貌和形象開展業務。

  世行、IMF、歐開行、亞開行、泛美開發銀行、非開行等國際同行,都將睜大眼睛盯緊亞投行,觀察其項目評估、項目審核、放貸程序、風險控制等基本制度設計與執行,是否比現有同行更加可行和有效。國際同行們還會高度關注亞投行如何處理項目所在國的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認同、文化差異、宗教沖突、政治動蕩與政權更迭等棘手問題。

  “欠發達”是亞投行選擇放貸客戶的第一把標尺,幾乎亞投行的每個客戶(國家)和每個具體項目,除中國外或多或少都將面臨上述棘手難題。相對于成熟老到的世行與IMF等國際同行,亞投行目前的經驗與教訓幾乎為零,未來的經驗免不了將通過教訓來奠基積累。

  未來20年,亞投行的放貸對象國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從今年算起到2020年的前5年內,區域內近60個放貸對象國,各類基礎設施投資的年度缺口就達7500億美元。而亞投行遠期資本金為1000億美元,目前實到資金不足200億美元。最理想化的假定是,1000億美元的注冊資本金能在近期全部到位,可即便如此,資金需求與資金供給之間仍有巨大失衡,對亞投行“錢生錢”的能力提出了實質性挑戰。若應對得當,挑戰必伴生出以下機遇——

  促成與現有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的雙邊或多邊合作,尤其是與由美國、日本主導的亞開行合作,以及與由英國、法國、德國主導的歐開行合作,對方設定的合作門檻極高,口味十分挑剔,但投融資產品及衍生品開發銷售的經驗十分成熟。亞投行需要逐步打消亞開行、歐開行等“先行者”的狐疑,稀釋他們的防范與排斥心理,將單純的同行競爭轉化為與同行合作,才能避免亞投行放貸對象國所面臨的“替代性選擇”尷尬,以便為亞投行運營創造寬松的市場環境。

  再有,亞投行是否擁有自身設計、開發跨國乃至多國參與的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權基金、資源質押、經營權抵押、金融租賃、資金信托、信貸保險和再保險等融資渠道與融資產品的能力。如果非貨幣類融資產品和衍生型產品的開發銷售能力能夠較快形成和提升,那么亞投行就不僅是一家傳統范疇的國際性多邊投資銀行,而是一家能夠撬動、吸納、整合全球金融資源,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持續資金支持的超級投融資平臺。

  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分為發達、發展中和欠發達三大類,其中欠發達國家的資金需求皆處于饑渴狀態。亞投行有限的信貸資金優先放給誰,具體項目風控標準如何設定,不同風險國家和不同風險等級項目的放貸利率如何作出差別化設定,一旦成員國之間因放貸優先權而引發的“親疏矛盾”,如何按透明且統一的標尺進行調處與仲裁,所有這些難免不時發生的問題,處置得好壞,將直接影響亞投行的內部融洽、服務聲譽和服務效率。

  亞投行首任行長已提前披露,開業首年放貸額度將作嚴格控制,總量可能限制在20億美元之內。這也許有些出乎資金饑渴國的意料,但一定體現了成員國的共同意愿,也符合亞投行主要股東及亞洲人的行事風格。亞投行的未來之路,就從今日起步。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