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在近30年來中國的出版物中,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無疑占據著一個顯赫位置。雖然是一部史學著作,但影響力卻早已超出史學界。當時中華書局從1979年6月接稿,然后審稿、改稿,到1982年5月才出版,花了整整3年時間。傅璇琮是《萬歷十五年》的責任編輯,他曾撰文詳細回憶了該書的出版始末。
傅璇琮在文中寫道,我在中華書局雖然做過不少編輯工作,編過不少書,但回想起來,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在中華的出版,由我經手,卻是最值得回味的。這部書稿,最初是由黃苗子與我聯繫的。1979年5月23日,黃先生給我一信,說:「美國耶魯大學中國歷史教授黃仁宇,托我把他的著作《萬歷十五年》轉交中華書局,希望在國內出版。」
書稿分3次寄來,傅璇琮當時在中華書局任古代史編輯室副主任,接到稿件后,倒是馬上通讀,并於6月16日寫了一份審稿意見。意見一開頭是作了肯定的:「萬歷十五年為公元1587年,約當明代中期偏后。這一年并無什麼突出事件,稿中記這一年事情的也極少。稿中主要寫了幾個歷史人物,即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以這幾個人為中心,敘述明朝中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情況,作者企圖從這些方面說明中國封建社會的某些特點,正是這些特點導致明朝的滅亡,而這些封建社會的固有弊病也影響后代甚至現代。因此書名雖說是萬歷十五年,實際是論述明代中期的社會情況,著眼點是較廣的。」傅先生在撰述其在上述一段評語以后,對書稿又提出幾點意見,一是「作者因為長期居住國外,受外國歷史研究的影響,因此寫作的布局與文字,和國內現在的寫法很不一樣」;二是「據序言說,作者先是用英文寫成,后來作者自己又譯成中文,但看來作者現代漢語的修養不行」,有些地方「詞不達意」。最后還是說:「鑒於作者系美籍學者,出不出此稿,可能有政治影響,因此要慎重考慮。」并提出建議,請別的同志「再審閱一遍,共同商量一下」。
這樣,就由古代史編輯室另一副主任魏連科再審一次,他於9月22日寫出審稿意見,邀傅璇琮連名向上報告。兩人明確提出「原則上接受出版」的意見,當然認為在某些提法及文字上還須作編輯加工。當時中華書局的一位領導,批為「不宜接受」,「可與介紹人婉言退卻」。幸虧其時副總編趙守儼明確表示同意出版,而且他還提出,稿中「涉及現實問題之處,似乎在提法上并沒有什麼大問題」。正因為有這樣的表態,這部書稿終於通過了。
《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最初用英文寫成,后由他自己譯成中文的。原稿在遣詞造句上有不少難懂之處,因此在徵得黃苗子同意后,由傅璇琮請北大求學時同窗好友沈玉成對全書作一次全面的文字加工。
這一本不到20萬字的書,從編輯部審稿、修改、看校樣,直至出書,竟花了3年多的時間,這當然有當時的客觀環境。今天的讀者可以從中看到那時出版社對外籍華人作者的書稿,以及書稿中一些不同尋常的表述,是有種種顧慮的。而編輯也是過分的謹慎小心,出這樣的一部書是多麼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