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一条关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新龙村农田里古墓被盗,旁边就是汉晋绵竹城遗址,或威胁文物保护单位”的微博,让本来在田间地头默默无闻了多年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绵竹城遗址”一下子火遍网络。
德阳市旌阳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会同黄许镇负责人前往实地查看,确定新龙村农田里有盗洞,但不在绵竹城遗址保护区范围内,“打了几个洞,估计是没有挖到什么东西就走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这些盗洞不在“保护范围”,却在“建设控制地带”,目标直指绵竹城遗址。而负责绵竹城保护的旌阳区文管所,四名工作人员要管护辖区内两三百处文物古迹。资金不足和缺少专门人员,让基层文保工作陷入有心无力的窘境。汉晋绵竹城
诸葛亮儿孙阵亡地
汉晋“绵竹城”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北3公里绵远河西岸台地。相传,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及长孙诸葛尚即战死于此。
2007年6月,该遗址被确立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击
农田现盗洞,土堆残留汉砖和陶片
“盗掘的时间应该是在腊月至春节期间,估计没有挖到什么东西就走了”
2月15日,网友“xiao濰”发微博称:在位于旌阳区黄许镇新龙村农田里发现古墓被盗,旁边就是汉晋绵竹城遗址,或威胁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汉晋绵竹城遗址是1986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的,2007年6月被确立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友所发现的这个被盗古墓,位于新龙村一块没有种粮食的农田,有两个明显的洞,其中一个洞口大约有1平方米,深约1米左右,四处散落的泥土里有不少的砖块,上面有菱形图案。
日前,记者来到事发地。这是一块高台地,一边是公路,一边是池塘。
新龙村村主任尹华波介绍说,池塘是很多年前砖厂取土后形成的,没有回填,就成了水塘。
在发现盗洞的没有栽种的农田里,盗洞已经回填。尹华波从土堆里用手扒拉两下,便捡出小的砖块和陶片,“这个砖块是汉砖上的,但是这个陶片专家说是现代的。”
记者看到,盗洞不仅出现在空地里,还出现在一旁的麦田中。
麦田里的盗洞距离绵竹城遗址的界桩大约五六十米,也已经回填,新翻的黄土在一片绿色中显得格外刺眼。
尹华波介绍说,这些盗洞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去年腊月至今年春节期间,盗挖者都是晚上来,“打了几个洞,估计是没有挖到什么东西就走了。”
尹华波说,在这个地方出现汉砖很常见,“当年的砖厂取土的时候,把土里的砖块挑出来要么在不远处挖个洞埋了,要么就堆在不取土的地方。”
记者跟随他走进盗洞旁的一片小树林,果然这里到处都扔着汉砖,就连林中小道的路基都是用汉砖砌起来的,“以前这个林子里还有一条排水沟,三面都是石板石条子,很漂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填了。”尹华波的记忆里,还有很多关于绵竹城遗址的印象,但都只存在他的记忆里。
调查
不在保护区内,但在“建筑控制带”
“对于古文化遗址,不论是保护范围还是建筑控制地带都应属于文物范畴”
旌阳区文管所的相关负责人在收到绵竹城遗址区出现盗洞的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
经现场查看,该负责人表示,有菱形图文的砖属于汉砖,盗洞不在遗址保护区内,“这里以前有个砖厂,在没有发现绵竹城遗址的时候,砖厂取土,挖出不少汉砖,就在取土区较远的地方挖个坑埋了。”
黄许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绵竹城遗址范围比较大,“东北至绵远河,西至獐子堰,南至尹家梁子、上店子梁子一线,向外延伸20米”,覆盖了好几个村子,监管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些盗洞出现的地方距离界桩最近的也有五六十米,不在外延的20米范围内,但是却在“建设控制地带”。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中关于绵竹城遗址除了保护范围外,还明确了建设控制地带,“东北与保护范围重合,西至保护范围西缘外延100米,南至保护范围南缘外延100米”。
此次盗洞出现的农田,正是在南缘外延的100米内。
旌阳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盗洞基本肯定是盗墓人员将以前砖厂填埋砖块的地方挖开了,“挖了一米深,发现里面是凌乱堆放的汉砖,又换地方,最后发现还是这样。连续四次后,放弃了。”
对于一些破碎的陶片,文管所专家认为实际价值并不大,但这些盗洞已经属于违法犯罪,已经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四川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负责人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论是在保护范围还是控制范围,这种盗掘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他说,“对于古文化遗址,不像建筑物那样以围墙为界,它不论是保护范围还是建筑控制地带都应该属于文物范畴。”
他认为,公安机关应该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立案调查。
难题
“绵竹城”保护范围600多亩
委托一位大爷巡查,每年补贴600元
为何盗洞是被网友发现?“当地村民认为盗洞没有出现在保护范围,没有重视”
出现盗洞的高台,距离马路还隔着几块农田,那么盗墓者为什么会盯上这个地方呢?
新龙村村主任尹华波告诉记者,砖厂以前在取土的时候挖出过青铜剑等文物,估计是这些盗墓者听说了这些消息,盯上了这里,“这个地方平日里除了干农活的老百姓,一般有谁会走到这里来嘛。”
关于这个地方出土过青铜剑等文物的说法,记者也在旌阳区文管所得到了证实。
在这里,记者还了解到了绵竹城遗址的由来。该负责人介绍说,以前这个地方叫“土将台遗址”,因为有一个很高的土点将台而得名。后来发现了带有“绵竹城”字样的汉砖,而且不止一块,于是便把这里改称为“绵竹城遗址”。
这片遗址的保护范围有600多亩,上面生活着200多户农家,“我们在绵竹城遗址确立为市级文保单位后,便来到村里,召集村民代表,向他们宣传文物保护工作。”旌阳区文管所负责人称,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与该文物主体无关的建设工程项目,尽量对遗址保持原状。
该负责人说,每年他们也会到村里走访,向村民讲解,“这是我到文管所工作十年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事情。”
据介绍,旌阳区文管所也委托一位邱姓大爷对遗址区展开定时的巡查,每年给他发600元的补贴。
对于为什么出现盗洞差不多半个月后才被网友发现并通过微博传播,该负责人说,通过了解,当地老百姓认为盗洞没有出现在保护范围,也就是界桩范围,因此才没有重视。
“我们就在这个盗洞出现的田里,召集了镇村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向他们现场讲解,告知他们今后即便是出现在界桩外附近的地方,也要及时上报。”该负责人说,因为遗址虽然目前有这样一个保护范围的确认,但不能保证今后不会扩大。
据介绍,发现盗洞的网友是一位汉文化爱好者,梳着发髻,经常走进村里山间去寻访汉文化古迹。“我们也把这位网友请到了现场,向他表示感谢的同时,也与他交流了关于这些盗洞的情况。”旌阳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文物保护工作。
窘境
文管所4名工作人员负责两三百处古迹
“经费和人员的不足,是基层文保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类似于绵竹城遗址这样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旌阳、德阳乃至全省,还有很多,但大多都没有专人负责看管和维护。
“我们镇上主要是加强对老百姓的宣讲,同时组织村干部和民兵以及部分群众加强对文保区域的巡查力度。”黄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上每年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补贴,但都比较少。
而旌阳区文管所,辖区内有两三百处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负责该项工作的区文管所只有四名人员。
虽然旌阳区每年也给文管所拨付一定的资金用来进行文保工作,但是具体到绵竹城这样一个文保单位,资金相对就很少了。据了解,文管所委托的看护人每年可以领到600元的补贴。如果村民发现盗挖等行为进行举报的话,可以得到一百至两百不等的奖励。
区级财政的文保资金,不会划拨到乡镇一级,乡镇只能自己想办法列专项资金。
资金的不足和缺少专门人员,或许是基层文保工作的一个现实问题。
四川省文化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负责人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而且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希望地方政府部门引起重视,加大文物保护机构人员的组织建设,增加经费的投入,“经费和人员的不足,是基层文保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