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商報評論

民進党何以變臉開放美豬?

2016-05-02
來源:香港商報

  台灣准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受訪指出,新政府哪有能耐不開放美豬?意味着新政府上台後就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入台,等同提前掀開新政府的壓力鍋,也遭致各界「昨非今是」、「換位換腦」之批評。

  馬政府擋了8年美豬

  若說台灣沒有能耐不開放,那麽馬政府擋了8年美豬,為何就有能耐可擋?而民進党竟連作勢擋一下都不願意,究竟為何?回顧往昔民進党反美牛、美豬,五天四夜在立法院打地鋪,什麽狠話都說過,但如今卻未戰先降,所為何來?究其緣由,昔日在野,反美牛美豬,是以打擊國民党與馬英九為最高戰略目標,故訴求「挺人民健康/護豬農利益/反傾美賣台」;如今要執政了,卻調整訴求,改以「加入TPP」、「友善台美關系」為最高戰略目標。

  往昔聯手抗拒瘦肉精美牛入台的綠委,大多仍在立法院,如今面對自家人即將執政,態度卻180度大轉彎要放水。台灣爭取加入TPP,如要以進口瘦肉精美豬作交換,根本不必要等蔡英文上台,馬政府就可以做,為何馬政府不做,主因是開放瘦肉精美豬,遠比美牛沖擊大:一、台灣民眾習慣吃豬肉,每人每年豬肉消費量是牛肉的七倍,如開放美豬,吃下肚的瘦肉精會是美牛的七倍;二、養豬的產業地位僅次於稻米,具糧食安全考量;一旦開放成本比一般豬肉低10%的美豬,不僅養豬業可能崩盤,也將沖擊台灣豬肉的自給率。

  其實,開放與否,首要考量應該是台灣民眾的健康。基於健康考量,目前采「零檢出」標准是便於監理與管理,並沒有遭到美方的強烈報復;何況台灣民眾對豬肉與內脏的攝取量,遠高於日、韓民眾,健康風險更高,須有更嚴格的規范。對此,新政府有必要提出「民眾食用瘦肉精美豬的安全」較具說服力的評估報告,不能比照日、韓的做法。

  其次,台灣豬農的生計也應列入考量。台灣目前有大約七成的養豬戶,仍采用傳統養殖方式,致使豬肉成本居高不下,產能低落,難以和大量低成本的含瘦肉精的美豬競爭,新政府有何具體可行的辦法能維護豬農權益,應公開接受全民的檢驗。

  然而,吊詭的是,民進党往昔以中國大陸及歐盟都不開放瘦肉精為由抗爭;如今,大陸及歐盟仍未開放,為何台灣就要放水而開放?民進党現在強調,要「落實風險評估並與國際規范接軌」,為何只提日、韓,而不顧全球194個豬肉生產國中,禁用瘦肉精的國家高達164個?更何況,日、韓遠不如台灣民眾愛吃豬肉,難道民進党不清楚嗎?

  為討好美國犧牲豬農

  令人好奇的是,國民党可以連擋美豬8年,為何蔡英文上台連擋都不想擋呢?合理的研判是民進党為了爭取美方的支持,在去年蔡英文訪美時,已作出美豬讓步的承諾。而蔡英文之所以急於背棄曾支持她參選「總統」的豬農,主要考量是要討好美國,因蔡迄今一直不承認「九二共識」,未來兩岸關系勢必不樂觀,把籌碼押在美國就變成蔡英文不得不買的「保險」。因此犧牲豬農,只能「在所不惜」。

  再進一步言,為了台灣民眾的健康自救,各界有必要凝聚最強的監督力量,第一步先建請立法院比照「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高標准,擬訂「開放美豬監督條例」,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嚴格審查;何時開放美豬,林全與曹啟鴻必須事先向立法院報告,立法院也須派代表參與開放美豬的談判;最後一步則是若立法院不同意,蔡政府不得任意開放瘦肉精美豬入台。

  有能耐不接受「九二共識」嗎?

  總之,准備重返執政的民進党對於兩岸監督條例、美豬、電價、陸客來台等政策大轉「發夾彎」,正在逐一「打臉」往昔的民進党。以全球化作為最高戰略目標,是即將上台的民進党應追求的目標,因此改稱「哪有能耐不開放?」為了加入TPP,民進党若認為犧牲豬農利益,或許可說「這個代價,台灣有能耐付出」;而同樣基於全球化戰略思維,民進党也須捫心自問,若不接受「九二共識」,台灣將付出什麽代價?那種代價,台灣有無能耐付出?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

[責任編輯:陳明漢]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