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9

“百花”事件凸显中国家长的焦虑

2016-06-08
来源:FT中文网

   宇佳 

  五月下旬,中國上海的一群家長為了給孩子報名就讀一家并沒有教育主管部門資質的教育機構——“百花學習塾”,而情愿排隊幾天幾夜,有些甚至花5000元從黃牛那里購買排隊號。在這些家長中,既有30多歲的家長,也有60多歲的爺爺奶奶輩,而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入讀”百花學習塾”,能夠使得六歲的孩童順利通過幼升小考試,進入名牌小學。
 
  百花學習塾之所以如此受到家長追捧,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以后參加幼升小考試做準備。事實上,在百花學習塾的網站上,也可以看到歷年其學員在上海名牌私立小學的“面談”中金榜題名的新聞。(叫“面談”的原因是,中國教育部有規定,小學、初中的招生,禁止任何升學考試。)雖然通過媒體的報道,不少家長已經了解到百花學習塾不具備“辦學資質”的事實,但許多家長都表示并不在乎它有沒有資質,能上課就行。家長的說法乍聽不能理解,但在目前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地方,特別是像在中國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中,人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好的教育,類似百花學習塾這樣的機構受到追捧也就不足為奇了。
 
  孩子的教育對中國中產家庭有多重要?事實上,一次升學選擇就有可能引爆整個家庭的矛盾。在中國社會中,“四二一”或者“四二二”的結構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四位老人、兩位家長,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家庭的重心已經完全下移,特別是在許多父母本身是計劃生育時期出生的“獨一代”,他們與父母輩之間的價值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目前中國社會處于變革的時候,由于社會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資源分配嚴重失衡,當父母想以正常的途徑為孩子獲得正常資源的時候,往往會面對過度競爭。上幼兒園、升小學……看似水到渠成的教育鏈條實則限制重重。
 
  以目前上海的幼小教育資源為例,要么就是以學區為代表的劃片入學模式,要么就是私立機構為代表的選拔教育模式。前者,需要家長們能夠承擔起超過周邊房價數倍的學區房,以上海的徐匯區為例,學區房的均價為每平米8萬元左右,同時還會面臨即使有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讀得到好學校的困境(有些好學校有戶籍入戶時間3年以上等限制),或者其它政策上的風險。因而,通過集中式的培訓,讓孩子參與私立學校的選拔考慮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的首選。從今年上海私立小學的入選情況來看,3000考生選200、2000考生選150的情況比比皆是,而吸引家長報名的,則是私立小學在小升初時,學生進入重點初中的比例。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涌入到城市中,特別是在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大城市,在資源已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還要承擔外來人口,在教育、醫療等服務能力上已經捉襟見肘。在此情況下,人們對于價值的理解,就演變為對于資源的占有,特別是許多中國改革開放之后出生的一代人,他們對成功的理解也與父輩不同,有著比父輩更強烈的欲望,這樣的欲望映射到孩子身上,便是他們對孩子的“高標準、嚴要求”,特別是在教育上,更是有著高期待。
 
  什么標準能成為中國的中產階級,目前的經濟界和理論界還有一定的分歧,在此我們先用中等收入階層來代替。對這些位于中國社會中層的人們來說,他們沒有富裕階層將孩子送到國外讀書的能力,也沒有底層隨遇而安的灑脫。對于他們來說,孩子教育是他們能夠實現自己夢想的延續,更是在社會競爭中保持希望的“籌碼”。在這種理念下,要想走出中國式的教育焦慮,談何容易?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